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湎怀   暗(huì)   怒不可(jié)    行将就木 B . 喧腾   两(xī)    纷至来(tà)     不修边副 C . 浮躁   默(jiān)   挑拨离(jiàn)   相辅相成 D . 蠕动   立(zhù)   目神迷(xuàn)   消声匿迹
  • 2.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再无其他。 B . 那惊天动地的鼓声直入心魄,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 C . 豪宅税取消后,深圳房价又开始飙升,真令人叹为观止啊。 D .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 3.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人士守望相助,相信疫情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B . 从李子柒的视频来看,传统农耕文明对生命、自然的尊重值得现代人发扬和继承。 C . 今年桔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桔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 .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 4.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契刻文字退出历史舞台后,毛笔的制作工艺和书写功能却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②书法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

    ③毛笔的特性是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④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

    ⑤汉字史上,起源最久远的成字工具是契刀和毛笔,但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写工具是毛笔。

    ⑥当然,此“软”指弹性,非软弱之意。

    A . ②⑤④③⑥① B . ⑤②③⑥①④ C . ⑤①②③⑥④ D . ②⑤①③⑥④
  • 5.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 . 原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改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 . 原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改句:历史上不是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会被人民毁灭! C . 原句: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

    政句:宇宙,它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物。 D . 原句: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改句: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 6. (2021八下·九江期末) 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20年,保尔在一次作战中头部、腹部多次受伤,右眼失去 80%的视力;1927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他便开始了文学创作,1934年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C . 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朱赫来,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D . 保尔在一生中认识了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分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达雅,以及他的妻子丽达。
二、诗歌鉴赏
  • 7. (2021八下·九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清晨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B . 颔联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 C . 尾联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为衬,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D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既抒发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他建功立业的渴望。
    2. (2) 结合加点词赏析“山光鸟性,潭影人心”一联的妙处。
三、对比阅读
  • 8. (2021八下·九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

    善学者,师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 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庸:功劳,这里是“归功于”的意思。②说:同“脱”,解脱。③从容:同“春容”,即撞钟。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旨(

      逸(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此皆进学之道也。

    3. (3) 在学习方面,你从这两篇短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句子默写
  • 9. (2021八下·九江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白露为霜。
    2. (2) 黄发垂髫,
    3. (3) 挥手自兹去,
    4. (4) 坐观垂钓者,
    5. (5) ,秋天漠漠向昏黑。
    6. (6) 夜来城外一尺雪,
    7. (7) ,一任群芳妒。
    8. (8) 庄子《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
  • 10. (2021八下·九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度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推也错了位。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较,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昊,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婉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帽,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节选自《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 (1)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从选文第3段来看,雪山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2. (2) 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蜓而立的

    3. (3) 有人说选文第4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 11. (2021八下·九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节选自朱乃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有改动)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B . 中华文化内在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重要原因。 C . 选文第3段从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三个层面论述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D . 选文第4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要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的观点。
    2. (2) 读完选文后,说说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 12. (2021八下·九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一方面,摄入微塑料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另一方面,塑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有50%以上都是有毒物质,生物摄入微塑料后,这些有毒添加物质逐步释放或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毒中间产物,由此对生物产生危害,而纳米尺度的微塑料甚至可以穿过生物细胞膜造成危害。

    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具有较大表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周围沉积物高100倍,较海水高100万倍。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目前,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海洋,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B . “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是海洋中微塑料的两大来源。 C . “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都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等日化用品的生产。 D . 微塑料具有高疏水性,而疏水性污染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最终可能进入人类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2. (2)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 (3)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两种原因。

      英国南极考察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六、名著阅读
七、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