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 |
少昊 |
颛顼 |
帝喾 |
帝挚 |
唐尧 |
虞舜 |
姒禹 |
姒启 |
世系 |
黄帝 长子 |
少昊 侄儿 |
颛顼 堂侄 |
帝喾 长子 |
帝挚弟 |
颛顼 六世孙 |
颛顼 六世孙 |
姒禹子 |
据表1可知( )
朝代·作者 |
《饮马长城窟行》摘录 |
东汉·蔡邕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
隋·杨广 |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
唐·李世民 |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筛旌,饮马出长城。 |
表2可以说明( )
图片陈述: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唐朝逐步完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参照图3的陈述示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图4的陈述。
材料一:努尔哈赤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皇太极时正式有“议政大臣”职名,并任命更多较低品秩贵族参与议政。随着国家的逐渐统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矛盾日益显露。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设立南书房,由皇帝挑选亲信文人组成机要秘书班子,重大政务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为南书房传谕或遵旨起草上谕。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设立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使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变成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
——摘编自阎步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13世纪时,英国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限制王权,迫使国王成立了议会。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议会参加者最早是贵族,后来增加了教士、骑士和市民的代表。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又称平民院。1629年,查理一世为强化王权,解散了议会。1640年,查理一世决定向苏格兰开战,最终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意他的征税事宜,但议会拒不服从,反而要求清算他的专制。1642年,国王与议会爆发内战。1649年,议会军获胜,并处死查理一世。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再次重申征税权与议员的各项基本权利,正式确定议会拥有国家的主权,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等
材料 西洋学术输入以来,中国人对之之态度,亦经数变。现在文化前途的改变,乃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改变,并非一枝一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乃中国与西洋之所同,而非中国之所独。具体言之,即是中国与西洋;以及全世界的各民族,都要携手相将,走上一条新的径路。其间固无一个民族,能够守旧而不变,“也断非那一个民族,尽弃其所固有,而仿效别一个民族的问题。因为照现状;彼此都是坏的;而且坏得极相像。一切现象,都是整个社会的一枝一节,其变化,都是受整个社会的规定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孙中山的民权思想被认为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孙中山提出“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他就把“创立合众政府”作为目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他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建立,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摘编自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