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分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4分)
  • 1.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默写古诗文。
    1. (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2)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 (3)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4)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5. (5) 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 2. (2021九上·高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2. (2)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 sī yǎ 的喉咙歌唱。(
    3. (3) 须晴日,看hóng  zhuāng  sù  guǒ,分外妖娆。(
    4. (4) 射者中,弈者胜,gōn g  chóu   jiāo   cuò,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3. (2021九上·高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 羽毛球飞到了树枝上,小明故意逞能 , 噌噌噌地爬了上去,球没捡到人却下不来了。 C .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 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崇。
  • 4. (2021九上·高州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把“不仅”调到“希望该过程中”之后) B .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把“不被念歪”的“不”字删去) C .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把“名额”改为“学生”) D .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把“经济社会”改为“社会经济”)
  • 5.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新闻材料,完成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举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开面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则以中国标志性符号的灯笼为创意进行设计创作。

    请为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 6. (2021九上·高州月考) 下面是一副宣传冬季运动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根据对联知识复原。

    山中松树   莫当  只留斗室  显逸姿  应学  吐芳艳  盆里小花  傲对寒风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6分)
  • 7.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斯人  

      天下之忧而忧     

      树林阴        

      太守谁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8.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游人而禽鸟乐也/国还乡 B . 二者之为/渔人甚 C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乐民之 D . 鸣声下/不得而非其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

      乐 以 天 下 忧 以 天 下 然 而 不 王 者 未 之 有 也

    3. (3)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拓展探究。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②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 9.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札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B . “协和万邦”是中华世界观的典范,因而《尚书•尧典》等多家著作对此阐释颇多。 C . 自从孔子把“和”作为同外界交往的原则后,中华文明一直把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 D .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开门见山,通过指出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与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提出了论点。 B . 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

      与追求。 C . 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强调了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 D . 作者提到西方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旨在突出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3. (3) 班中有某同学,为了与人和谐相处,从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附和别人的意见。请你借用本文提到的关于“和谐”的理论,引导该同学敢于表达意见。
  • 10.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园如梦

        ⑴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⑵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⑶"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⑷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⑸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⑹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⑺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

        ⑻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⑼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⑽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⑾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一种折磨。

        ⑿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⒀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  ;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⒁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援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⒂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  ;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  ;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  ;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  ;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 (1) 这篇文章题为“家园如梦”,那么文中写了哪几个梦境?请简要写出。
    2. (2) 请简要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①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②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3. (3) 谈谈你对文中“家园”内涵的理解
    4. (4)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达特色,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50分)
  • 11. (2021九上·高州月考) 从走进校园的那天起,你就与一门门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些学科的天地里,你也许因为一堂生动而富有启发的课爱上了这门学科;也许因为某学科的一个拓展活动而领略到了它的魅力;抑或是某学科的知识帮助你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你认识到了它的价值......请以“在    ▲    的天地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处填上一门学科的名称。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 12.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 (1) “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2. (2) 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3. (3)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如何看待这种忧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