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大培文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原因在于(    )
    A . 纠正冤假错案 B . 重申党的领导 C . 明确发展方向 D . 强调实事求是
  • 2.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 . 国家财政和经济的统一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③改革开放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④评价社会主义的标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绩统计简表(1931.9~1945.9)

    项目

    数量(据不完全统计)

    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

    17万人

    敌后战场歼灭日军

    52.7万人

    正面战场歼灭日军

    85万人

    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

    128.3万人

    总计歼灭日军

    154万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多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中国战区牵制日本主要兵力

    ③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正面战场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如图是连环画《将帅传奇》系列中一集的封面,其中的人物是(    )

    A . 朱德 B . 彭德怀 C . 贺龙 D . 刘伯承
  • 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 7.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 .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B .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8. 新中国成立后,国人拜神意识普遍消退,财神崇拜进人短暂休眠状态;20世纪80年代,财神信仰又被唤醒,商家普遍供奉财神赵公明的神像或牌位。这说明(    )
    A . 社会环境影响思想观念 B . 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恢复 C . “双百”方针的恢复 D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9.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某次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次大会的特点体现了(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 10. 如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对此次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 . 鼓舞了民族抗战的士气 B . 日本大规模南下的企图被阻止 C . 中原解放区遭到了突袭 D . 山东解放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 11.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 如图所示的军人佩戴的臂章最早出现当在(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十年内战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3. 周恩来曾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结束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
    A . 万隆会议 B . 日内瓦会议 C . 第26届联大 D . 会见印度代表团
  • 14.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 .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 . 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 15. 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 B . 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 C . 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D . 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 16. 以下属于美洲古老文明的有(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印加文明  ④努比亚文明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③
  • 17. 下列关于古代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亚最早培植了大麦、玉米和豆类 B . 中国最早种植了水稻和小麦 C . 中南美洲最早种植了甘薯、玉米、花生 D . 东南亚最早种植了水稻、玉米
  • 18. 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    )
    A . 殖民主义 B . 文化传播 C . 军事征服 D . 宗教扩张
  • 19. “‘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发明“浮动园地”的是(    )
    A . 加纳人 B . 玛雅人 C . 阿兹特克人 D . 印加人
  • 20.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8世纪中期,某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通过该帝国传入欧洲。该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 21.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包括(    )
    A . 海岸曲折 B . 绿岛相连 C . 地处肥沃的大河流域 D . 港湾众多
  • 22. 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⑤处应该填写(    )
    A . 罗马共和国 B . 罗马帝国 C . 西罗马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 23. 非洲某国将石头城遗址放在国徽的图案当中。石头文化是指(    )

    A . 玛雅文明 B . 古埃及文明 C . 阿克苏姆文明 D . 大津巴布韦文明
  • 24.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非洲大多数地区发展缓慢,但东北非地区较早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 . 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 B . 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C . 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 D . 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 25. 埃及衰落后,阿克苏姆王国在今天哪一地区兴起?(    )
    A . 塞内加尔 B . 利比里亚 C . 安哥拉 D . 埃塞俄比亚
  • 26. 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 . 基督教会是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 B . 世俗王权凌驾于宗教神权之上 C . 欧洲王权与教权并立的政治格局 D . 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 27.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
    A . 亚述帝国 B . 波斯帝国 C . 亚历山大帝国 D . 罗马帝国
  • 28.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B .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C . 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 .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 29. 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
    A . 日本 B . 阿拉伯帝国 C . 罗马帝国 D . 土耳其帝国
  • 30.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表明该法典(    )
    A . 宣扬君权神授 B . 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维护私人财产 D . 宣扬正义与公平
二、材料分析题(3题共40分)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 (1) 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 32.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 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 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 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 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 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 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 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 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 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 33.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物不仅书写了本国历史的辉煌,也受到世界的瞩目。观察下列雕像,完成问题。

    1. (1)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图中三位人物的共性特征。
    2. (2) 图1与图3两位人物分别统治了哪两个古代著名帝国?图2与图1所示人建立的帝国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