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市场大门被列强完全打开
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③列强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内陆
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①赔款 ②割让土地 ③开埠通商 ④设立使馆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 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广州百年大事》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 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 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
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 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 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林则徐集》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如表)
国别 |
割占或强迫租借地区 |
势力范围 |
德国 |
强迫租借胶州湾 |
山东 |
俄国 |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
长城以北和新疆 |
法国 |
强迫租借广州湾 |
广东广西和云南 |
英国 |
强迫租借新界 |
长江流域 |
日本 |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
福建 |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 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 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