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青铜峡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 (1) 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B . 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C . 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D .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2. (2)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 . 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 . 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 . 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3. (3) 项羽进入咸阳后说了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B .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不听旁人劝告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 C . 通过项羽说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更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 D . 这句话表现了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是他输给刘邦的原因之一。
  • 2. (2021高二上·江川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在今年的“两会”上,成都又火了一把,被媒体称为“地摊经济”的实践,先是被报道,然后被代表委员点赞,到最后直接被总理说上了记者会。

    疫情冲击下,很多人就业面临挑战。成都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不扰乱环境秩序情况下,允许商贩临时占道设置摊点摊区,临街店铺可以越门经营,也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这一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复工率超过98%,市民消费更方便。在一片点赞声中,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今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入文明城市的测评考核内容。

    (摘编自《央视新闻·看流动民生,感受城市烟火气》)

    材料二: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每天就有城市外的农户及买卖人,一早进城售卖时令蔬菜、水果、北京小吃等产品。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一些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去。由于没有租金,相对就实惠,是百姓人家不可或缺的购买方式。买卖较好的就租个门面或买个门面,但大部分还是以地摊为主。

    解放后,这些个体经济基本没有了,一些城外的个体也就在各个村生产队里种地拿工分了。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一些返城知青和城市待业青年,开始做起各种小生意买卖,从分散的地摊,逐步到有组织的售货摊位或临时小屋,规范升级。

    这时形成的王府井、隆福寺等夜市,成为当时北京市民的一种文化生活。夜市改变了天一黑就回家的单调的生活习惯,市民有事没事儿就到夜市逛逛,吃点小吃,买点东西,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到了九十年代,有些下岗人员及外来人员也加入到个体经济浪潮中,做起各种买卖。温州等地的个体人员到北京做一些服装生意,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后来形成了永定门、温州商城等几个比较集中的商圈。这一批人基本上结束了那个时期的地摊生意。到了2000年,地摊经济主要就是以供应人们日常蔬菜、水果为主,也就是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市场,散户很少见。

    (摘编自《今日新闻·以北京为例看地摊经济演变》)

    材料三:

    其实,我是一直不太认同媒体报道当中的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地摊”二字有往回走的意味,而且也容易让大家误解成都的举动。其实它就是室外经营,是流动摊贩有序占道经营。因此,不应该把地摊经济理解成回到过去的一种1.0版,而是希望经过观念的改变,管理的细化,升级为未来的3.0版或4.0版。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餐饮、酒吧等行业的室外经营是全世界的惯例,更是中国要打造的地摊经济必有的内容,而流动摊点和有序占道经营,在有效管理情况下也同样是人们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恐怕不能只当应急之策,而应该快速成为面向未来的升级举动。当然我们依然要卫生,要健康,要整洁,千万不要走向一个怪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别小看这室外经营,这也是对我们城市管理的一次考验。

    (摘编自白岩松《流动摊点,有序占道经营不能只当应急之策》)

    1. (1) 下列有关材料二中“地摊经济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出现了流动商贩,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 B . 大部分商贩以地摊为主,他们不交租金,经济实惠,但生意好的商贩也有租门面或买门面经营的。 C .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一些个体商贩离开城市回乡种地,地摊经济萧条乃至个体经济基本没有了。 D . 改革开放后,地摊经济复苏,政府允许商贩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都允许商贩临时占道设置摊点摊区,临街店铺还可以越门经营,这是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下的惠民政策。 B . 成都的“地摊经济”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这一实践得到了百姓拥护、中央政府肯定。 C . 八十年代初期,北京一些青年人开始做各种小买卖,从地摊到售货摊位、临时小屋,规范逐渐升级。 D . 白岩松是认同成都的“地摊经济”这一举动的,他不认同媒体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
    3. (3) “地摊经济”一时火热,怎样才能使其健康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撤开缰绳,好让牛自在。缰绳一撒,孕妇也自在起来,无牵挂地摆动着两条健壮的胳膊。牛与孕妇若即若离,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她的吆喝在寂静的旷野显得悠长,传得很远。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蕩的路上有黑做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初嫁到平原,孕妇眼前十分地开阔,住久了平原,孕妇眼里又多了些寂寞。住在山里望不出山去,眼光就短;可平原的尽头又是些什么呢?孕妇走着想着,只觉得她是一輩子也走不到平原的尽头了。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无声地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攴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亷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巨大的石碑被推倒了,暗示了传统文化曾经不被尊重。而推倒后的石碑如今在路旁供路人歇脚,只有在孕妇那里它更重要的价值才体现出来。 B . 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她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她写的。 C . 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 .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地嘟囔,是因为那一刻她被自己描画字的行为感动,被怀孕的母牛给自己的慰藉感动。
    2. (2)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3. (3) 文中三次出现孕妇“黑—呀”的呼唤,请分析这三次呼唤分别体现了孕妇什么样的心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 4.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忧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B . 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C . 行李之往来,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D . 越国以远                 鄙:边邑。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执事,办事的官员,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秦穆公。 B .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由此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 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 . 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C . 烛之武胆小怕事。他初见秦穆公,就承认面对秦晋包围的局势,郑国只能接受灭亡的命运了。 D . 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 5.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B . 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 . 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 . 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 (2) 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 怅寥廓,,谁主沉浮?
    2. (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3. (3) ,不知。
    4. (4) 《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5. (5) 《烛之武退秦师》中,“”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
    6. (6)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斥责那些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可耻行为,表达对“不义”的礼物不屑一顾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 7.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老师常说:“一个人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勤奋的程度。” B . 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 C . 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收藏的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 . 今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得到初步遏制,但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仍然过高。
  • 8.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 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 . 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 , 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 . 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 . 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 ,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 9.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调整下面一段文字的句序,使句子连贯,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

    ①咖啡的老家是非洲。

    ②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编年史上已经提到这种常绿植物了。

    ③“可可”这个词,原文就是印第安人创造的。

    ④苏联书籍曾经称赞中国茶是“埃及金字塔的同年者”。

    ⑤可可的故乡在美洲。

    ⑥亚洲的中国是茶的老家。

    ⑦这三种饮料原产地分布于三个大洲。

    ⑧世界三大饮料,是茶、咖啡和可可。

    A . ⑧⑦⑥③⑤①④② B . ①⑤③②⑥④⑧⑦ C . ⑥①⑤⑧⑦③④② D . ⑧⑦⑥②④①⑤③
  • 10.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仿照下面例句,以“青春”为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仿句:青春是;青春是

四、写作(60分)
  • 11. (2021高一上·青铜峡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老师好》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拥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生活中,我们曾经拥有或正在经历“最好的时光”,或许期待着它的到来。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