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海明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16分)
  • 1. (2021八上·宁海期中) 按要求填空。

    通过课文学习,我受益匪浅。百万解放大军锐不可当的气势让人欢欣鼓舞,藤野先生那      (填一成语,形容声音高低起伏)的教悔使人终身难忘,朱德母亲那不chuò__________劳作的精神叫人钦佩不已,跳水姑娘吕伟那轻盈快捷的动作令人眼花liáo_____________乱。

    1. (1) 按要求填空。
    2. (2) 本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
  • 2. (2021八上·宁海期中) 古诗文填空。
    1.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答谢中书书》中“,清流见底”两句,以仰视、俯视之变,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则以流动的视角写群山、原野与江水,“山随平野尽,”,视野开阔,境界高远。
    2. (2) 巧用修辞,生动形象,画面感强。同样是描江水的湍急,郦道元《三峡》中妙用夸张,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吴均则在《与朱元思书》巧妙设喻,兼以夸张, “”。
    3. (3)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历代文人常用的手法。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面对浩渺江面, 发漂泊怀乡之愁“” ;刘桢则在一问一答中勉励堂弟,“”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 3. (2022八上·德州期末) 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 消息通常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六部分组成。但不是每则消息都具备这六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结语。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计四联。律诗要求比较严格,每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C . 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D .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由他人记述,也有自述生平。我们第三单元学习的《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都属于传记。
二、阅读理解(41分)
  • 4. (2021八上·宁海期中) 班级举行“我爱我的祖国”纪实作品交流分享会,请你帮助完成以下的信息。

    阅读有方法

    学习有成效

    把握作品事实

    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学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⑴下列有关纪实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 . 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使用了全景式的写法,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 .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明确作者立场

    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学会阅读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

    ⑵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下面一位人物,举一事例说明人物特征。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D徐海东

    领悟故事精神

    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从观点中辨别立场,最终,要从中收获启迪。

    ⑶《红星照耀中国》一经问世,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引起轰动。海伦▪斯诺(作者埃德加▪斯诺前妻)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当时像一道闪电,唤醒了中国人民。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说说这样评价的缘由。

  • 5. (2021八上·宁海期中) 【文学类作品阅读】

    清   唱

    朱以撒

    ①“那就清唱吧。”她抿了一口茶,站了起来,轻轻走了几步。

    ②这个夏初清凉的夜色里,竹木搭就的简易花架上爬满了我叫不出名的藤萝,缀着纤细的花遥遥垂下。天街仍在盛宴之中,万千星辰。几个人共同怀有的闲逸心情,以至能细语言说,小口品茶。看远处朦胧的山林,还有延伸蜿曲的小径,蓦然觉得,时分已经深浓了。

    ③静下来,倾听。

    ④她唱的是一支江南小曲,清澈婉转,细腻甜润。夜间的宁静,使她的咬字尤其清晰,音色尤其清纯。以前,她都是在台上的,衣饰雍容华贵,身后是一支庞大的乐队,显示着堂皇和厚重。平时她的身材修长高挑,玉树临风,信步而走就有几分艺术气质,随着手的摆动散发出来。人在台上,真要让乐队给淹没了,她的真实音色,被乐队奏出的黄钟大吕之声遮蔽了,如果没有清唱,外边的人还真不清楚。

    ⑤没有附加的、装饰的,一个人的真实,像阳光下的曼陀罗花,骤然张开。

    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⑦这样的机会反而很少。

    ⑧如果一位歌唱家登台,摒弃乐队的辅助,总是以清唱的面目出现,观众是不能容忍的,似乎即兴、随意,是不能常登大雅之堂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演唱。这就像各式饮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却由于掺入了各种配料,颜色交错杂陈,味道也变得稀奇古怪。事实是,人们乐意弃清澈之水而倾心这些浑浊之液。

    ⑨宣纸用完了,就上一家店铺去购买,选择其中一种白色宣纸。主人很热情,推荐新到的泥金纸、泥银纸、仿古宣、洒金宣,除了大红色,也有大绿色,各种形制的彩色宣纸横陈,已经把白宣挤到角落边上去了。主人说有颜色的销路不错,字写于上,视觉效果更加明显。我没吱声,还是要了两刀上好的白色玉版宣,扛了就走。我一贯是这样的思路,在白色的宣纸上书写,这是多么自然啊。白色映衬黑色,一目了然,想在其中掩盖、逃避是徒劳的,当然,刻意、造作也会毫不客气地暴露出来。我常常为在白宣上的笔墨破绽而焦虑,却也因此让我知错即改,以至越发走向清劲和雅气。

    ⑩淡素本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

    ⑪最近一次和包装有关的是在武夷山,学生来访,带来上品的大红袍。一个精美的袋子里,是一个精美的盒子,盒子上带着扣。体积骤然大了起来,还有分量的沉甸。为了行程的便利,我一层层打开,接触到内部,是两罐精美的茶叶,便取出放入旅行袋中。他来送行,我把袋子盒子还给他,让他拿回去继续包装别的茶叶,做到物尽其用。包装使物品上升了档次,就像人穿上了高档的礼服。

    ⑫少年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土豆加牛肉,真是语言的典范,不知是谁发明了如此感性的表达——带着弹性的筋脉、肌腱的牛肉块、牛排和酥松甘甜的土豆——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像是快马脖颈上铃铛那么浑圆、丰满。如此饱满的两种生命放在一个大锅里炖,耐心等待着香气从锅盖的缝隙中奔涌而出。这个口号平白地安慰了我辘辘的饥肠,愿意为它付出我的青春。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也就不再言说,但是它深深进入了少年的味觉、视觉,不能忘怀。

    ⑬如果生活(  )像清唱那么简淡,毋须粉饰,素面,素色,清澈见底,也就离本质未远了。

    1. (1) 本文题为“清唱”,却并非所有的笔墨都直接写清唱,看似信笔所至,无拘无束,很是“散淡”,但“清唱”又似乎一直贯穿全文,请根据提示完善下面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2. (2) 本文作者幼承家学,擅行书,所作点画峻逸,圆转畅达。他的行文风格正如他的书法艺术,用语疏密相间,浓淡有度。 请仿照示例,欣赏划线句,完成表格。

      语言特征

      例 句

      从用词、句式、停顿、修辞等角度品味语言与情感作赏析。

      点画俊逸淡而有味

      例句:静下来,倾听。

      语言简洁,用词明快。仅有五个字还安排了一次停顿,有带着读者入境之感。

      A: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圆转畅达浓而有度

      例句:主人很热情,推荐新到的泥金纸、泥银纸、仿古宣、洒金宣,除了大红色,也有大绿色,各种形制的彩色宣纸横陈,已经把白宣挤到角落边上去了。

      此句连举四种宣纸,造成句式上的排比,明白畅晓,凸显新到宣纸的色彩丰富明艳,店主的热情,白宣的冷清。

      B:不知是谁发明了如此感性的表达——带着弹性的筋脉、肌腱的牛肉块、牛排和酥松甘甜的土豆——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像是快马脖颈上铃铛那么浑圆、丰满。

    3. (3) 为下面的句子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并根据文意,说说你选择该字的理由。

      如果生活(   )像清唱那么简淡,毋须粉饰,素面,素色,清澈见底,也就离本质未远了。(A.真;B.就)

    4. (4) 下面语段是原作品的最后一段,编者觉得有点累赘了,所以删去了此段。你觉得是否要删去?说说你的意见,并阐述理由。

      海边的小住,看讨海的船泊岸,一筐筐的海鲜卸下,马上被女人勤快的手捞出,杀好洗净,放入锅中清煮、清蒸或者清炖,并不向客人建议红烧、油炸。和鱼虾一同下锅的只是一些去腥的姜,或者调味的葱花,此外再无多余。简单,本来的滋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闲谈,心思闲逸。

  • 6. (2021八上·宁海期中)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 (1) 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两类。

    2. (2) 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 (3) 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 .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 .旅行爱好者

  • 7. (2021八上·宁海期中) 【古诗文阅读】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 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②相田:看田地的好坏。③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④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⑤唱黄鸡: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流逝。

    1. (1) 关联释义是有效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请用此法完成下列题目。

      字词

      文中例句

      关联词句

      释义

      因往相田,得疾

      积劳成疾

      遂往求疗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是日,剧饮而归

      是可忍,孰不可忍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3.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4. (4) 阅读苏轼的两首词,从中选择一首和《游沙湖》组成古诗文阅读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三、语言表达(40分)(另书写分3分)
  • 8. (2022八上·义乌月考) 按要求作文。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自然生生不息,美景目不暇接;时代日新月异,乐事举不胜举……站在青春的起跑线上,我们可以放眼天下,用燃烧的激情,描绘祖国河山的奇伟瑰丽;可以脚踏实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描绘美好生活的动人画面;可以仰望星空,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憧憬祖国的美好明天……当然,除了着眼于生动地描绘什么,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去描绘的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作文,以“描绘”为话题,叙写你的亲身经历或说说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