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更新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2021九上·揭阳期中) 外出旅游是许多人休闲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出发前购买食品,食品包装袋中冲入氮气可以防腐,这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用“ ”表示氮原子,则一个氮气分子的微观图为
    2. (2) 出行乘坐汽车,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C2H6O2),乙二醇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 (3) 车载安全气棄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NaN3在一定条件下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 (4) 到达景区后,景区“花香四溢”,请用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5. (5) 到达景区后,买了瓶矿泉水,想知道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的方法是:
  • 17. (2021九上·揭阳期中)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是(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2. (2) R3+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的元素符号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画出R3+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3. (3) 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字母序号)。

  • 18. (2021九上·揭阳期中)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1. (1) 小兵从洱海中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2. (2) 如图是水通电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从图中分析可得出: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 (3) 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再检验两极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 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 . 实验中得到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1 D . 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 (4)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

      D.园林漫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 19. (2021九上·揭阳期中) 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人类密切相关。
    1. (1) 已知氧元素的一种核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7,则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电子数为
    2. (2)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现用工业方法制取160升氧气至少要消耗空气升;制得的氧气质量为g。(提示:氧气密度为1.429g/L)
三、综合题
  • 20. (2021九上·揭阳期中)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填序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用收集得到的氧气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见图1),集气瓶里预先留少量水,如何使集气瓶里预先留有少量水的操作是
    4. (4) 图2是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请据此推断该气体的性质:
    5. (5) 使用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若收集气体前,F装置内并未装满水,对测量生成的O2体积是否有影响?(选填“有”或“没有”)。
    1. (1)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 (2)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3. (3)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4. (4)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5. (5)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③洗涤干燥。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