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津南区北部学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 12.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B . 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C . 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30℃ D . 第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
  • 13. (2020八上·庆阳期中) 图所示是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过程① 和过程② 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 是液化 B . 过程① 是汽化 C . 过程② 是凝华或汽化 D . 过程② 是凝华或液化
  • 14. 学习物理时经常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 . 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 B . 手指甲的厚度约为1.0mm C . 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 . 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
三、填空题
  • 15.      

    1. (1) 图甲中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cm。
    2. (2)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16.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她们常常用音箱放大伴奏乐,如图所示.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和学习;巨大的声音是靠传播的.

  • 17.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该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正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所画出的图象可知,在开始计时后2min时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8. 如图所示,取一支较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液态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品)。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的液态乙醚“消失”(看不到了),这是由于液态乙醚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往里推活塞,又可以看见注射器中有液态的乙醚,这一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用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 19. 小兰同学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成了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所示.塑料管或竹管是通过的振动发声的;上下推拉“活塞”,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会改变.

  • 20. (2020八上·长春月考)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四、实验题
  • 2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SAB=dm ;VBC= m/s.
    4. (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 22.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 (1) 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2. (2) 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6

      98

      98

      98

    3. (3) 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
    4. (4) 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 (5) 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23. 如图是“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请将下表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过程步骤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再做几次实验。

    方法

    几次实验中,要使钢尺振动的相同,这里运用了法。

    结论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

    延伸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24.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质的温度/℃

    ﹣2

    ﹣1

    0

    0

    0

    0

    0

    2

    4

    6

    8

    1. (1) 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2. (2) 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C)
    3. (3)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 (4)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min,第8分钟,该物质处于态。
五、计算题
  • 25. 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

    表Ⅰ:2526次普通列车表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7:24

    08:22

    11:30

    发车时间

    06:30

    07:26

    08:24

    里程/km

    0

    84

    165

    300

    Ⅱ:D412次动车组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 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求:

    1. (1) 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由上海驶往南京,乘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时间?
  • 26. 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完成下列计算,并写出物体运动状态?据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1. (1) 物体在0~2s内运动速度是多少?
    2. (2) 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多少?
    3. (3) 物体在4~6s内运动速度是多少?
    4. (4) 物体在0~6s内运动速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