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①(A 毕生之力B毕生夙愿)旁搜远绍、取精用宏,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②(A悬梁刺股B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波浪线字的笔顺做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脾 pǐ     再 B . 脾 pí    再 C . 脾 pǐ    再 D . 脾 pí    再
    2. (2) 请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只填选项)

       ②

    3. (3) 文中引用的两句古诗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在体裁上属于( )
      A . 五言绝句 B . 五言律诗 C . 七言绝句 D . 七言律诗
    4. (4) 文中画线句子“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运用了修辞手法。
  • 2.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
    2. (2) 乱花渐欲迷人眼,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3)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4)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流露了自己身不由己的感受,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忧愤。
    5. (5) 《与朱元思书》中概括赞叹富春江美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二、阅读(37分)
  • 3.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 B . 七里之    出相扶将 C . 三里之    非不高也 D . 多助之    遂承天寺夜游
    2. (2) 孟子通过列举战争实例,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表现了孟子推行“” 的治国主张。
    3. (3) 你如何理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含义?请从下列两则材料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则支持这一论断,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齐鲁长勺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强齐)

      材料二: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灭吴国)

      含义:

      选择:

      理由:

  • 4.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题。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②。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有改动)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堵:墙。

    1. (1) 请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俄有使使止之

    3. (3) 下面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文天祥临别之际,自作绝笔,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B . 文天祥就义前,“观者如堵”,意思是观看的人很多。 C . 文天祥“南面再拜而死" ,是因为南面有太阳。 D . 文天祥的就义正体现了孟子的“威武不能屈”。
    4. (4) “见闻者无不流涕”描绘了观者的反应,这对于塑造文天祥的形象有何作用。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知了清韵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展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蝴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剌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省、黄眉、柳鸷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2020.6B,有潮改)

    1. (1) 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
    2. (2) 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 (3) “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植物→蝉→螳螂→黄雀 B . 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 . 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 . 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 6.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下题。

    梅花不急

    许冬林

    ①梅花开得迟。梅花不急。

    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腊梅,正开花的腊梅。梅树的叶子几乎凋盡,只余一树的腊梅花( )地开在嶙峋的枝干上,开得漫不经心。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后,我将梅枝插进淡绿色的细颈瓷瓶里。一下午,梅枝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像是低声部的吟唱,又带着点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③冬天,在这( ) 的梅花香里,就此算是真正地开场了。

    ④记得我少年时,外婆家的后院有一棵腊梅树。腊梅树是大舅栽种的,他爱养花,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实在是多。那时的我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边草边转悠。但对于腊梅,我心里哂笑大舅的审美。腊梅树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

    ⑤外婆家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着,气场( ), 狗都安静得不嚷了。我那时常常仰面在树下,等花瓣落到我脸上来,而腊梅树呢,只是在长叶子,叶子俗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腊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可依旧寒门模样,片花不着。秋天,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的香充盈得一个村子都清甜起来,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我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腊梅啊,你怎么办呢!就这样什么都不交代吗?

    ⑥腊梅树依旧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已经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怀疑它存在的价值。

    ⑦可是,腊梅不急。它依旧安然走着自己的时令。

    ⑧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我忽然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后院,我看见落光叶子的腊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梅花到底还是开了!

    ⑨我站在腊梅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比桃花、杏花的香要重。

    ⑩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梅花的传说,是一段用低声部在民间吟唱的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

    ⑪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

    ⑫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我对待外婆家后院的那棵腊梅,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哂笑它不会开花,我甚至建议舅舅砍掉它,好让芍药、海棠们喧哗地开。

    ⑬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生长,生长一一长高,长粗,长得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涨满一座院……

    ⑭直到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凋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了。顶风冒雪,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盏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 ), 也是寂静盛开。

    ⑮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当最后一展芳华独自绽放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苦难大深长了,所以,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地沉住气。最后,当天地将一年的光阴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

    ⑯楼下的梅花,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盛开,漫不经心地零落。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我心上的这枝梅,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

    1. (1) 把下面词语依次还原到文中括号里,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冷冷淡淡  不紧不烈  肝胆欲裂  盛气逼人 B . 冷冷淡淡  不紧不烈  盛气逼人  肝胆欲裂 C . 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  盛气逼人  肝胆欲裂 D . 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  肝胆欲裂  盛气逼人
    2. (2) 阅读第(4)一(15)段,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腊梅树给“我”的印象或生长变化

      貌不惊人

      初绽芳香

      一展芳华

      “我”的情感变化

      逼视怀疑

      理解赞美

    3. (3)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认为哪个更好。

      原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颗腊梅,正开花的腊梅。

      改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颗正开花的腊梅。

    4. (4) 本文主要描写梅花,第五段却不惜笔墨去写桃花、杏花、木槿花、桂花,有什么作用。
    5. (5) 读完本文,说说你从梅花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 7.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的
    2. (2) 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里所说的“大转移”指的是什么 ( )
      A .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8.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题

        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母亲去世了,这样我更不想回家了。那年夏天,我决定到北平去,当时叫北京。当时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曾经用这种办法招募中国青年为它工作。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法文。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在一批批出国的人里面有许多湖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后来成了着名的激进分子。徐特立也受到这个运动的影响,他放弃了湖南师范学校的教席到法国去,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他到一九二七年才参加共产党。

        我陪同一些湖南学生去北京。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那些决定去法国的学生从现在任中法大学校长的李石曾那里学习法文,我却没有这样做。我另有打算。

    1. (1) 文中的“我”指的是
    2. (2) “我”的许多同学在“我”的协助下去了欧洲勤工俭学,我为什么不想去?
    3. (3)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请你简要评价一下文中的“我”。
  • 9. 综合实践

    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们对中国棋文化的了解,学校开展“走进中国棋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国象棋里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象”。按照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下列的“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④②
    2. (2) 关于象棋,有很多有趣的对联,下面两副对联已被打乱,请你按照正确顺序重新组合。(只填序号)

      ①一盘弈局,巧计可全赢②棋如世事,觉悟者几人③半壁江山善谋能一统

      上联:世事如棋,胜败局无数

      上联:

      下联:

      下联:

    3. (3) 对于观棋,也有很多讲究。下面这幅漫画蕴含的道理可用-句俗语来表示,请写出这句俗语。

    4. (4) 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要开设象棋社团,请你结合下面所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加入。(限80字以内)

      [材料一]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材料二]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三、写作(50分)
  • 10.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题目:秋天里的故事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飞鸟并排飞着。“瞧, 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鸟儿说着。一会儿,风停了,鸟仍在飞着,而树叶却一头跌进了下面的河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情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⑴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⑷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⑸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