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在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易货藏布江北侧,约3亿立方米的滑坡体从海拔5500m的南山冰雪区急速下滑至海拔2200多米的易贡藏布江江畔,土石堆积成长4.6km、前沿宽3km、高60~100m的扇状堰塞体,堰塞体阻塞水流形成易贡错(湖泊)。2000年4月,再次发生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河谷,后经人工作业,在坝体南侧开挖出一条宽150m、深24m、长85m的导流明渠,随之发生溃坝,十几米高的水头咆哮而下。下列左图示意易贡错大滑坡位起,右图示意易贡错滑坡体。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其形成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热带(季)雨林多发育砖红壤,干热区往往发育燥红土;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虽与红城同一纬度,但更喜欢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和海南岛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
1935年,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线,后改称黑河一腾冲线(图中虚直线)。近一百年来,我国人口分布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图中黑实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
我国盐碱地的分布广,盐碱度高,很难生长农作物。海水稻(如下图)试种成功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