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九上·长兴期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表明( )
    A . 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B .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C . 战争引起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D .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 2.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方向是( )
    A .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 . 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 . 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D . 注重思想理论的说教
  • 3.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某展厅由“开天辟地”“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山”等章节组成,下图所反映的事件与展厅中“开天辟地”该主题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 4.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
    A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C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和的思想
  • 5. (2021九上·长兴期中)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 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 . 邹容的《革命军》风行海内外 B . 埃及和印度民族革命的影响 C . 三民主义思想在日益深入人心 D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推动
  • 6.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在北京居住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最有可能是莫理循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

    ①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新闻报道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

    ③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的新闻报道

    ④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1九上·长兴期中)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土地革命,分田分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8.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带人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

    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极大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④体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不平衡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革命印记,据此回答WEN 题。

    1. (1) 诗词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秋收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北伐战争 D . 土地革命
    2. (2) 诗词二中“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指( )

      ①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②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

      ③党的工作重心完成转移

      ④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0. (2021九上·长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学生在开展“历史伟人——孙中山”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资料。

    [思想篇]

    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民国合五族而成,凡五族之人,皆如兄弟,合心合力,以为民国之前途着想尽力。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演说词(1912年1月)

    [贡献篇]

    资料①: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40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1912 年-1919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超过过去40多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

    资料②:1912-1917年间的一组照片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民族观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观念的传播有何积极意义?
    2. (2) 通过对资料①②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怎样的认识?
  • 11. (2021九上·长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大胜了。这就叫作“公理战胜强权”。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1918年12月22日)

    材料二:李大钊说:“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平和得了胜利,之后的世界或者不是强盗世界了,或者有点人的世界的色彩了。谁知道这些名词,却只是强盗政府的假招牌。……说来让人失望极了,悲愤极造了。”

    ——摘选自沈潜《顾维钧家族》

    1. (1)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评论的历史事件及当时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的原因。
    2. (2) 联系所学知识,“让人失望极了,悲愤极透了”指的是什么?
    3. (3) 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上述材料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 12. (2021九上·长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纪念人民军队建立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一集建军铸魂

    第二集淬火成钢

    第三集抗日中坚

    材料二:(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了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 (1) 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为材料--中的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一集“建军铸魂"配一段解说文字。
    2. (2) 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新的出路.新的征途”的理解。
    3. (3) 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断奋斗的历程中得到了哪些历史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