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发送指令,“玉兔二号”顺利从着陆器登陆到月球表面进行探月工作。利用着陆器可拍摄到“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运动轨迹。在研究“玉兔二号”运动轨迹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 中继星 B . 太阳 C . 月球表面 D . 地球
  • 2. 近日,孟晚舟女士平安归来令人倍感振奋:历经1028天,孟晚舟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国航CA552 班,由温哥华国际机场起飞,穿过北极圈,从俄罗斯经过蒙古,进入中国领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平均时速约900公里,航线距离为12357公里,空中航行约13小时47分,于9月25日21点50分抵达深圳宝安机场。关于以上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题中“12357公里”是指位移 B . “1028天”和“13小时47分”均指时间间隔 C . “9月25日21点50分”是指时间间隔 D . “时速约900公里”是平均速度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 . 地球和物体在不相互接触时也会产生重力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C . 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D .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 4. 原本定于2020年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因故改为2021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下列决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
    A . 研究女子标枪冠军刘诗颖掷出的标枪枪尖的轨迹 B . 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 . 研究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禅的跳水动作 D . 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决赛时的起跑技术
  • 5.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B .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 .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 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 6. 如图所示,重为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的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A,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的读数可能为(   )

    A . 40 N B . 50 N C . 55N D . 60 N
  • 7.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25N,则(   )
    A . F1的大小有两个可能值 B . 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 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 F2可取任意方向
  • 8. 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t=0时,物体的速度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s时,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 B . t=50s时,物体离出发点25m C . t=2s时,物体速度大小为2m/s D . 物体做往复运动
二、多选题
  • 9. 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三个力可能选取数值正确的是(   )
    A . 1N、6N、3N B . 4 N,6 N,9 N C . 5 N,6 N,11 N D . 15N、5N、6N
  • 10.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B、C、D点,最后到达底端E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B . 通过各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C . 物体由A点运动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D . 物体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即
  • 11. 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 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 . 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C . 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 B可能受到四个力作用
  • 12. 物体做单一方向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的关系图像(v2 _x图像)如图所示,物体开始的位置坐标为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在1.5x1处的瞬时速度大于 B . x1-2x1物体做加速度改变的减速直线运动 C . x1-2x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0-2x1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
  • 13.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建立物理模型法 C . 等效替代法 D . 控制变量法
    3. (3) 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两细线必须等长,这样方便操作,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B . 两细线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线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C . 两个分力 的大小保持相等 D . 的夹角越大越好,以便观察,误差会更小
  • 14.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 (1) 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该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本题保留两位小数)

    2. (2) 若实验时电源实际频率稍大于50Hz,则速度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速度真实值。
    3. (3)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3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 15. 以16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前2s内前进24m,求:
    1. (1) 汽车的加速度;
    2. (2) 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
  • 16.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后1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求:
    1. (1) 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
    2. (2) 落地时的速度。
  • 17. 所受重力G1=8N的物块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求:(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 (1) 细绳PA、PB的拉力大小;
    2. (2) 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和摩擦力大小。
  • 18. 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 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 图像如图b所示,求:

    1. (1) 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 (2) 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3. (3) 若甲、乙距离小于 时,乙车的风洞停止工作,为避免甲、乙相推,甲车立即启动自身刹车系统,甲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