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浣纱初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素质检测

更新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22 分 )
  • 1. (2021七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写出加点汉字的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①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②[lìn sè]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③[liè]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 没有北风那样 ④ 咄咄 逼人。(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莅.临( ) ②lìn sè() ③冷 liè() ④咄咄逼人(

  • 2. (2021七上·浙江月考) 请按照原文默写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水何澹澹,,百草丰茂。

    ③请默写出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的颔联: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咏雪》一文中,谢太傅的晚辈们用“”和“”两个比喻巧妙回答了“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

  • 3. (2021七上·浙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 .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C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4. (2021七上·浙江月考) 下列四个句子只有一个表述是正确的,请把它选出来。(   )
    A . “理想是闹钟,敲碎了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B . “明年、星期天、刚才、上面”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C . 《世说新语》是古代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 D . 我喜欢阅读当代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她的《毕淑敏散文集》,我已经看了大约 100 页左右了。
  • 5. (2021七上·浙江月考) 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伟大功勋;                ;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

    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

    ③记载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③①④
  • 6. (2021七上·浙江月考) 名著导读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为总题目陆续发表,1928年结集出版,更书名为《》,请你写出这部书任意的两篇文章名称《》《》。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 7. (2021七上·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 (1) 课文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为线索,围绕“春”一字,按盼春、绘春、的顺序展开。
    2. (2) 请你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画面,并思考以下哪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 (3) 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划线句中“闹”字的表达效果。
    4. (4) 声音可以再现画面,可以传情达意。请根据你的理解,标出下句的重音和停顿 , 并说明设计理由。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 (5) 文末三个语段的先后次序可以交换吗?为什么?
  • 8. (2021七上·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看,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 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 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秋波澹,而夏呢, 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夏感与秋思》,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2. (2) 作者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小语想给语文教材主编提建议,把这篇文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联系单元目录和导语,并结合文章说说看法和依据。

      第一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 9. (2021七上·浙江月考) 古诗文阅读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时逢学校元旦文艺汇演,703班想把这首诗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请你加入完成剧本的设计。

    《池上》微剧本设计

    人物

    诗人白居易、小娃

    表演要求

    地点

    池塘边

    ①表演要到位。

    ②镜头2要关注“偷”字,要演出小娃的特点。

    镜头

    ⒈小娃独自撑船

    ⒉小娃偷采白莲

    剧情

    白居易在池塘边游玩。他看见划着小船的小娃“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着急):孩子,快快把小船冲开的浮萍拨回原样!

    小 娃( 表 情

    表情要恰当。

        

    A .困惑   B .发怒   C .得意

    选择,因为

  • 10. (2021七上·浙江月考) 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选段

    (一)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二)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世说新语·忿狷》

    【注释】①王蓝田:王述。②箸(zhù):筷子。③屐齿: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④安期:王承,王述之父,字安期,是渡江后晋室名臣。⑤豪,同“毫”,比喻极其细微。

    眼见其他班级排练得热火朝天,704班便决定要排演以上两个故事,请完成以下任务。

    疏通剧本

    ⑴词义梳理

    ①与友行()  ②相而去()  ③下车之()  ④以掷地(

    ⑵文言断句:用“/”断句(限断三处)

    尝 食 鸡 子 以 箸 刺 之 不 得 便 大 怒

    把握角色

    ⑶“元方入门不顾”。“不顾”要演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

    ⑷“王右军闻而大笑”。“大笑”要演出王右军对王蓝田的态度。

    ⑸小语和小文看完排演后有感而发,请补全对话。

    小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两个故事中,大人活成了小孩,小孩活成了大人。

    小文:(A .是的       B .不是的),

    (结合上文说说理由。)

四、写作(40分)
  • 11. (2021七上·浙江月考) 告别小学,我们才能开始初中的精彩;告别过去,我们才能开启未来的篇章;告别忧伤,我们才能在新的情绪中昂首向前;告别幼稚,我们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奋进的少年……生活处处都在上演着告别。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哪一场告别让你记忆深刻?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