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1-12-22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A .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B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 不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身份
  • 2. “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小明的家庭里多了一位妹妹。他与妹妹的关系属于(   )
    A . 法律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
  • 3. 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这是因为亲社会行为(   )
    A .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B .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形成 C . 能保证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D . 是我们受到社会良好评价的唯一标准
  • 4. “读者数字校园图书馆”依托读者云图书馆提供的在线书籍达数万册,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不同学习能力群体所需的中外经典著作、历史文学等图书,这说明(   )
    A . 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 B . 网络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 C . 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 .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 5.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中学生应该(   )
    A . 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B . 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 C . 常玩网络游戏,缓解学习压力 D . 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 6. 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类似“用淡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城市上空喷洒防疫药剂”等谣言在网络上扩散蔓延,严重危害社会生活,引发社会焦虑恐慌。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   )

    ①不经思索,一味认同   ②冷静判断,学会查证

    ③顺手转发,不管后果   ④尊重事实,遵守法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0·泰州)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重视并遵守规则。下列名言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B .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C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 .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 8. 如图漫画所示,小军了解到不少地方增加了驾驶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规范标准。这说明(   )

    ①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法律   ②驾驶规则是司机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人脸识别进校、上报个人健康信息、上放学状态发到家长手机上、对学生进行信息跟踪……某中学一波疫情过后开启了新的入校模式,引起了热议和关注。有的同学嫌麻烦,有的同学不想让家长掌握自己的活动轨迹,还有的同学感觉这侵犯了隐私权。对此,我们可以(   )
    A . 提出个人意见,先不理会新模式 B . 完全遵守规则,维护集体的荣誉 C . 坚持自己看法,不尊重他人意见 D . 民主制定规则,参与管理与决策
  • 10. 以下几位同学的行为,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李亮上课时看杂志,同桌提醒他时,他却说:我又没有影响老师上课呀 B . 周日,同学们约好去博物馆,但赵伟却赖床,告诉同学们他生病去不了 C . 肖磊和李阳在放学回家路上,比赛看谁的准度高,用弹弓打坏了几十个路灯 D . 国庆假期,陈波和家人一起看电影,他在观影期间频繁接打电话
  •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时,有村民将自己蒸的土豆递给总书记,随行人员刚欲制止,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土豆掰开就吃,并连声称赞。这反映了尊重他人(   )

    ①需要我们欣赏他人   ②需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③没必要注意卫生   ④需要我们平等对待他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下面对传统美德理解错误的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平等待人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C . 言必信,行必果——言出必行 D . 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他人
  • 13. 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反映了

    ①与人交谈时,要尽量避免批评他人    ②在接人待物中要真诚,讲诚信

    ③文明用语能使人交往和谐    ④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说话分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宜宾市叙州区土主村支部书记刘伟通过“稻虾共作”带领村民致富。其间,他宁可举债、亏本也始终信守契约、诚信经营,被提名为2021年四川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候选人。这说明诚实守信(   )

    ①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    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是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表现    ④能促进社会文明和国家兴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河南灵宝司机王某某醉驾连撞多人,造成6死6伤惨剧;郑州司机傅某无证醉酒驾驶连撞11人,酿成3死8伤的重大事故……这些交通惨案再次提醒我们(   )
    A .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B . 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C . 要依法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D . 要对违法行为实行最严重的行政处罚
  • 16. 骆某在禁猎区捕获中华蟾蜍209只,经人民法院审理,骆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骆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②骆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杨某外出忘关好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渗入楼下小静家,破坏了墙饰、沙发、电器,小静要求杨某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遭到拒绝。对此,小静可以(   )
    A . 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 B . 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 C . 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权 D . 曝光其个人信息维权
  • 18. 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律救助。以下对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  

    ②我们可以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仲裁

    ③我们只能运用诉讼这一最权威的手段  

    ④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法律救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19·武汉) 某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涉嫌投毒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魏某与税务局干部赵某发生个人财产纠纷,于是向法院起诉赵某。上述两个案例中,诉讼的类型分别是(   )
    A . 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B .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C .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 D .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
  • 20. 数十名小学生为被讹诈的出租车司机作证:“我们都看到他是有意往你车上撞的,赶快打110,我们给你作证!”某记者准备报道这一事件,你认为最适合的报道主题是(   )
    A . 珍爱生命   保全自身 B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 . 鲁莽行事   易受伤害 D . 见义勇为   弘扬正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1小题36分,第22小题24分,共60分)
  • 21. 八年级(一)班同学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组织开展“网络改变世界恪守网络道德与法律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我思考】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图片:

    【我分析】2021年9月16日泸州泸县发生6.0级地震,就在大家积极抗震救灾之际,泸州一网民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泸州地震市区全部震完了,泸州市区房子全倒了”等多条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举报,造成恶劣影响,泸州网警会同属地警方将造谣人员王某颀查获。

    【我践行】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2021年7月,国货品牌鸿星尔克为河南捐赠5000万元物资受到网友关注并引来“野性消费”,一些网民在宣泄激情之余,却跑到同行企业直播间中发布“逼捐”等攻击性言论,将正常经营的主播骂到痛哭离场。

    1. (1) 请你给以上三幅图片取一个共同的主题,并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 (2) 如果你是一名校园法治小记者,请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为同学们写一段案情提醒。
    3. (3) 为避免成为网络暴民,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 22.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加强自我防范,做守法公民。

    材料:林某初一下学期时由于成绩很不好,就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零用钱不够花了就去勒索低年级同学,被学校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但他不知悔改,到了初二还进入了营业性歌舞厅,并结识了一批不良社会青年而沾染上了毒品,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后来他自暴自弃,索性辍学和哥们儿一起到社会上打拼。后来,为了维持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干起了贩毒和持刀抢劫的勾当,最后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请指出林某辍学后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2. (2) 林某的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