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戴泽初中等校联考2021-2022学...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 1.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一江揽日月:长江自西向东奔腾而来,泰州上百公里的长江岸线彰显着气势磅礴的水城气韵。这里的三塔两跨悬索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北接泰州,南连常州【甲】镇江。微风拂过江滩绿野,蓬勃的生机在一江两岸绵延。màn_______步泰兴沿江生态廊道,江风温柔地抚过树梢,带来和树木摩挲的美妙回音;置身高港春江花月夜湿地,天空疏阔,绿树成荫,这是自然馈赠的诗意。

    今日的泰州就如同奔腾的江流,一往无前。

    一河染风韵:bǔ_______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拥有 83.3 万平方米水域,环河全长 11.12公里,是现存我国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唐宋的月光、明清的风声……飘走的与沉淀的,都写在这条河上。驻足凤城河畔,听一部婉转的戏曲,梅园里的京韵梅腔、桃园里的昆曲情深、柳园里的高歌低 yín_______【乙】琼音隽美,戏韵 yōu_______长。

    (节选自学习强国《江苏泰州·江河湖海》,有删改)

    1.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 . 【甲】逗号 【乙】顿号 B . 【甲】顿号 【乙】顿号 C . 【甲】顿号 【乙】逗号 D . 【甲】逗号 【乙】逗号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 文段“长江自西向东奔腾而来”中加点的“西”与“东”都是名词。 B . “梅园里的京韵梅腔” 中的两个“梅”都是指“自然界的梅花”。 C . “江风温柔地抚过树梢,带来和树木摩挲的美妙回音。”句式优美,运用了比喻手法。 D .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现存我国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没有语病。
  • 2. (2021七上·兴化月考)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 (1) 水何澹澹,
    2. (2) ,小桥流水人家。
    3. (3)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4. (4)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5. (5) 自古日月皆有情,古人以日月入诗,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发对好友的深情厚谊。《次北固山下》中“”王湾以日入诗,感慨时光流逝。
  • 3. (2021七上·兴化月考) 综合性学习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美丽的戴泽初级中学,迈入人生的新征程!

    同学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让我们沐浴书香,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读书吧!

    【少年读书之言】有同学搜集到汉代刘向的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书犹良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 (1) 请仿照这句话再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句子。

      你的仿写:

    2. (2) 【少年读书之法】在“少年读书之法”专题讨论会上,同学们集思广益,总结出许多对课外阅读有所助益的方法,但也指出许多阅读时的不足之处。请你结合下面的表格,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下表中所反映出的情况。

      阅读习惯

      浏览

      抄词句

      作批注

      写摘要

      写心得

      不做笔记

      47

      13

      11

      2

      2

      1

      18

    3. (3) 【少年读书之邀】你班决定于1月15日下午2时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一次关于阅读的专题研讨会,你去邀请张老师来进行阅读指导,你这样说:
  • 4.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名著语段和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小题。

    身份

    人物

    中国老师

    寿镜吾

    日本老师

    家人

    父亲

    朋友

    保姆

    邻居

    1. (1) 这是一场让孩子们渴盼的盛事,“我”往往伸着脖颈,等候多时,却只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却终于没有机会。

      这场充满民俗风情的“盛事”出现在著写的《》(书名)里《》(篇名)。这组散文最初以《》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全书共篇篇目,是作者唯一一部散文集。

    2. (2) 小泽同学想要制作名著读书卡片,请你帮他将右侧卡片中人物与其身份对应起来。

      范爱农   衍太太  藤野先生   长妈妈

二、阅读理解(共55分)
  • 5.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范成大的《田园杂兴·春日》,完成以下小题。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饷,通“晌”。 ③鞭笋:竹鞭的先端部分,可食用。

    1. (1) 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 (2) 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ú)人:侍卫。②焉:哪里。

    1. (1) 解释加点词语

      ①太丘

      ②入门不

      ③吾与虞人

      ④文侯

    2. (2) 选出与例句“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乃往身自罢

      A . 左将军王凝妻也 B . 下车引 C .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D . 公将焉
    3. (3) 请用“/”来断句,每句断一处。

      公 大 笑 乐

      乃 往 身 自 罢 之

    4.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日,饮酒乐,天雨。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5. (5) 请你结合文本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共同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
  • 7.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春》相关文段,完成以下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 (1) 选段中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喻体是
    2. (2) 品读并赏析语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 (3) 春风本无形、无色、无味,可作者却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 (4) 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春》中的雨细密轻盈、润物无声,《雨的四季》中雨春而娇媚美丽,夏而热烈粗犷,秋而端庄沉静,冬而自然平静。你对春雨有什么感受,请运用不少于一种修辞手法描绘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雨图。(不少于40字)
  • 8.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化君的《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完成以下小题。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1. (1) 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根据示例,在表格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内容。

      八岁那年,我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

      枣树安抚了我的心灵

      十三岁那年,我被同桌诬陷为小偷。

      枣树①

      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

      枣树②

    2. (2) 第⑬段作者说“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 联系全文说说母亲和枣树有哪些共同之处。
    3. (3) 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免子 ,满地撒欢。( 从修辞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4. (4) 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根,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从人物描写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5. (5)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老枣树为线索,回忆“我”的成长历程,感怀母亲对“我”的关爱和呵护,寄托“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 . 开头的秋雨是景物描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结尾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并呼应开头,语言含蓄,感情深沉,给人无尽的回味。 C . 十三岁那年,“我” 被同学错怪为小偷,母家递给“我”一根棍子让“我” 打枣,既是为了让“我”出气,也是为了枣树越打越旺。 D . 文章以“老枣树下的斑驳岁月”为题,具有丰富的内涵:老枣树下的岁月,有喜悦和笑声,也有心痛和眼泪,就像撒下树叶的阳光,斑斑驳驳,明明暗暗。
    6. (6) 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内容:

      写法:

三、作文(60分)
  • 9. (2021七上·兴化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事例要典型;

    ②要表达出真实情感;

    ③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