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漫步西湖】(21分)
  • 1.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文学社的小西同学漫步西湖,写下了这段文字,请完成各题。

           秋日的晨间,我漫步在西子湖畔。那人,那树,那风,无不使我感到舒适。听,屏息liǎn( )声,一缕桂花正在悄(  )然绽放;看,极目远眺,远山望去一片绯(  )红。忽然,骤雨cù( )至,三三两两奔散而去,躲在屋檐下,看西湖水面水波涟涟,自有一番情味。晴西湖,雨西湖,尽是人间可爱。

           雨后天晴,几只雀鸟在枝头吟唱,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的勃勃生趣。遥想古人,以山为伴,以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忙碌却也惬意。我想,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定是王绩《野望》笔下“       ,         ”的那种满载而归的幸福;亦是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这种虚实相生的盛景。这一日,让我感到充实而美好。

           回到家中,心中这份满足还未退散,随手翻开身边的诗词本,一个猛子扎下去,沉醉其中。恰巧翻阅到白居易的诗: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细细读来,韵味绵长。我想,今夜,似乎连梦都会是五颜六色的。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

      ①屏息liǎn()声    ②悄()然绽放   ③绯()红     ④骤雨cù()至

    2. (2) 根据语段填写诗句。
    3. (3) 小西猜想《春题湖上》这首诗写于白居易(A.到任  B.在任  C.离任)杭州的那年春天,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此时心情的词语是“”。
    4. (4) 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请你从色彩搭配或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诗的画面和情感。
    5. (5) 漫步至苏堤,小西看到“苏堤春晓”石碑前有一副楹联,想读这幅楹联时遇到了下面两个困难。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小西分析“□”应是选项中的哪个字,同时帮她读对楹联上下联顺序,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不超过100个字。)

      A. 声  B. 远  C. 莺

二、【走进名人馆】(39分)
  • 2. (2021八上·杭州期中) 西子湖畔云居山上,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悄然矗立。走进纪念馆,“浩然正气垂青史”几个大字就映入我们眼帘。参观之前,让我们回顾《红星照耀中国》,走近红色人物,传承革命精神,请完成各题。
    1. (1) 以下材料分别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四个人物,请选择各语段描述的人物。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戴军衔领章。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使他感到很遗憾。他烟酒不沾,身体仍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

      )从领导一方面军突围转移,到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再到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最后在西北实现三大主力的会合,他始终指挥并鼓舞着全军将士奋勇向前,对于长征的胜利做出了不凡贡献。

      A.毛泽东            B.朱德             C.徐海东           D.彭德怀

    2. (2) 《红星照耀中国》中展现的“浩然正气”不仅名垂青史,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那你会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来感悟其中精神的呢?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 3. (2021八上·杭州期中) 走进虎跑路的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李叔同先生在丰子恺的笔下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完成各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节选自《你的微笑》)

    1. (1) 回忆性散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本文围绕李叔同先生写了哪几件事?请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事件

      青年时期

      刻苦研究西洋文化,认真做一个报效祖国的学生。

      回国后

      出家后

    2. (2)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

      ②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叔同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都表现得一丝不苟。 B . 在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自己和李先生的尘缘已经结束,表明作者对李叔同出家一事比较失望,非常痛心。 C . 文中多次提到李叔同的仪表,是为了表现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同时也暗含着思想和时代的变化。 D . 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和装束都发生了变化,洋装变成了粗布袍子和黑布马褂,表明他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决裂,表达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4. (4) 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李叔同的人物形象。

      【链接材料1】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链接材料2】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 4. (2021八上·杭州期中) 移步到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的龚自珍纪念馆,文学社邀请你一起研读龚自珍散文《病梅馆记》,开启一场名人探访之旅,完成各题。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 , 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 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 , 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 ,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①欹(qī):倾斜 。②斫:砍削。③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④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⑤鬻(yù):卖。⑥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⑦诟厉:讥评,辱骂。

    1. (1) 任务一:字词探究。阅读文言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方法

       

      字词句

      释义

      字典查阅法

      A以天下之梅也

      ①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纠正 ② 标准、法则③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约束; ④继承,通“承

      A(填序号)

      课内迁移法

      B

      求之下流,颠(《河中石兽》)

      B  

      成语参考法

      C未可明诏大

      奔走呼

      C

      语境对照法

      D纵之

      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D

    2. (2) 任务二:内容写法探究。同学们阅读《病梅馆记》全文,有以下发现,请试着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先后写了产梅之地、、叹梅之病、疗梅之志、,层层写来,有叙有议。

      ②文章中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对比鲜明地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 , 。

      ③文章运用了的写法,表面写梅,其实以梅喻有才能的人,如“江宁之龙幡,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暗喻。这样的例子本文中还有很多,如(再举一例作分析)。

    3. (3) 任务三:情感探究。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补充资料,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

      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补充资料】

      资料一:“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

      (《乙酉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不才”指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帮凶)

      资料二: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资料三: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龚自珍)(与《病梅馆记》写于同一年)

三、【走进博物馆】(20分)
  • 5.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文学社小分队前往孤山路的浙江博物馆前,搜索并阅读了相关的展馆新闻,为参观博物馆做好充分的准备,阅读材料后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

    本报讯   9月17日起,“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观众可至现场,一睹文物真容。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此外,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向衰亡的传奇故事,也将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

    展馆共展出文物139/ , 其中一级文物65/ , 由序厅、三个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走进序厅,一件高262厘米的青铜立人像矗立于展馆入口,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正式开始。第一单元“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第二单元“群巫之舞——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第三单元“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

    该展利用“人—巫—神”的故事线将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通过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让观众感受到包含古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

    (《美术报》)

    材料二

    这个展馆突然火了!浙博最新通知:延长开放时间,改为现场购票

    中秋假期第一天,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吸引到了大量观展游客。

    有游客在抖音上传了展馆外拍摄的视频,在视频中,展馆外等待的游客不少。

    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

    19日晚,浙江省博物馆发布关于“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最新观展公告——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作如下调整

    中秋国庆假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展人数。为更好地服务观众,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 , 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从2000人增加至3500人。其中上午9:00-13: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300人,下午13:00-17: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500人,晚上17:00-20: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700人。

    暂停网上售票,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线上预约仅支持预约当天观展时间。观众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现场购票。预约通道:搜索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点击菜单栏“参观预约”—“参观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此为本次收费展唯一预约平台)。针对之前没有购票的观众,请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针对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请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观展。

    现场测温、亮码后参观。为确保安全,观众在进入浙江西湖美术馆前排队时,请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和预约码,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工作,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馆,进入展厅后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钱江晚报》)

    1. (1)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这则新闻属于消息,结构按照“金字塔结构”,导语放在首段,简洁交代“三星堆”在杭展出的主要事实,后文是对展览更具体详细的介绍。 B . 我们可以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中,领略古蜀先民理性严谨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衰转盛的传奇故事。 C . 同学们选择普通的周末(非国庆中秋假期)前往观看“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可选在晚上7:00,场馆还未闭馆。 D . 因疫情原因,观众在进入浙江西湖美术馆前,需要出示行程码和预约码,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馆,进入展厅后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2. (2) 新闻应文从句顺,以下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 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露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B . 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正式开始。 C . 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 D . 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作如下调整。
    3. (3) 阅读材料一,根据新闻内容,选择采访对象,推测采访问题,请还原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①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本文的采访对象

      A. 浙江省博物馆经理 B. 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  C. 参加展览的观众

      采访目的

      了解展览的布局情况及其意义。

      采访问题

      a.此次展览共计多少文物?

      ②b.

      c.这样布局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4. (4) 小博和小展两名同学对这两则新闻内容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的讨论片段。

      ①小博:我觉得材料一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想改换一个,【甲】《神秘“三星堆”亮相西子湖畔》和【乙】《三星堆文物来杭州,观众直呼大开眼界》这两个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好?

      小展:我觉得换成更好(填甲或乙),因为.

      小博:你说得有道理。

      ②小博: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在材料一、材料二中,我感觉作者在下面这两句话的表述上十分严谨,你能选择一句分析吗?

      【甲】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 , 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

      【乙】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 , 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

      小展:我试试,我选句,

      ③小博:新闻中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材料二也有引语,你找到了吗?

      小展:找到了,就是这句“

      小博:你找得真准,此话一用,。(写出作用)

四、【成果汇报 写作】(40分)
  • 6. (2021八上·杭州期中)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你是否曾为杭州某处迷人的风景驻足停留?你是否了解杭州古今名人的生平事迹?你是否独具慧眼,发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的别样的人生?请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完成写作,参加“绽放我的周末之杭州游学”的征文活动。

    任务一:请选择杭州一处独特的风景,写一篇写景作文。

    任务二:选一位与杭州有关的名人,或选一位生活在杭州的普通小人物,为其写一篇小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可以抄写试卷中的文段句子;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知识小卡片: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从内容上来看,既有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的,也有以评述人物思想演变过程、反映人物性格及精神风貌为主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