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 . 发(juǎn)  首(qiào)  退 (kuì)     锐不可(dānɡ) B . (sài)   解(pōu)    不(xùn)      灭(jiān) C . 怨(mán)   荒(miào)     责(jié)    刻(juān) D . 熟(xián)  息(bǐng)    见(piě)    名(nì)
  • 2.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滞留      咆哮声      入目三分       正襟危座 B . 初衷      荧光屏      惨绝人寰       诚惶诚恐 C . 泄气      豌豆饭      振聋发聩       为富不人 D . 盎然      提神剂      筋疲力尽       粗制烂造
  • 3.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我们班只有十几位同学没在本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佳绩,真可谓鹤立鸡群。 B . 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将来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唯有和颜悦色宽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C . 雷锋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D . 互联网如果成了任由谣言肆意流布的藏污纳垢之地,那么每个网民都难以独善其身。
  • 4. (2021八上·开州期中)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 . ①②⑤④③ B . ③⑤④①②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①⑤④③②
  • 5.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八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领悟到了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人的光辉形象。  B . 开州大桥主桥长250米,是由政府出资并委托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C .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市教委积极组织各校开展“千师访万家”家访。 D .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6.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仿写

    事物都有两面性。请从下面的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各写一个富有哲理的句子。

    示例:气球:正面―借助外力,可以使自己更加充实、圆满。
           反面―只要别人一吹,就开始自我膨胀。
    备选事物:烟花     天平     地基
    所选事物:

  • 7. (2021八上·开州期中)    综合性学习。

    我校某班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项目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小刚在班上分享了一则有关诚信的新闻,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临西县住建局于10月19日在盛世名门开展了以“人人讲诚信,事事守信用”为主题的诚信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本次宣传活动由住建局组织,带领小区物业人员一起向社区居民们发放诚信宣传手册,向广大居民宣传道德诚信有关知识,讲解宣传手册上的有关内容,让广大居民进一步了解了失信行为以及失信将带来的不良后果。

      同时通过播放电子宣传屏、设置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大力宣传省、市、县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倡导诚信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进一步提升信用意识和诚信理念,着力构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了我县信用水平和文明形象。

    2. (2) 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二,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板报我来办       活动二:诚信故事我来讲

      活动三:     活动四:

    3. (3) 诚信是立国之本,做人之基,在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做到真正诚信,成为一个信守诺言之人。爸爸在其他方面都通情达理,但一提到戒烟就会出尔反尔。请你结合主题,劝说爸爸戒烟。
    1. (1)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国籍是
    2. (2) 阅读纪实作品,要借助于作者在记录事实过程中的穿插分析和评论。请谈谈以下一则评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倾向?

      事实:一位年轻的电力专家朱作其,放弃了在南方丰厚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北吴起镇红军的军工工厂投身革命。当斯诺询问他对周围人嘻嘻闹闹的情况有什么感想时,朱作其严肃地说:“这些人花在唱歌的时间实在太多了!现在不是唱歌的时候!

      斯诺评论:“我认为这一句概括了陕西苏区这个奇特的工业中心的年轻气氛。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9. (2021八上·开州期中) 古诗文积累
    1.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3) 攀条折其荣,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4. (4)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5. (5)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 (6) 风声一何盛,。(刘祯《赠从弟》)
    7. (7)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用移动的视角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8. (8) 《野望》一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内心寂寞的句子 , 。
  • 10. (2021八上·开州期中) 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略无处  (    )   

      沿 溯阻绝(    )   

      虽乘御风(     )    

      引凄异(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 . 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C . 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D . 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①,而两岸高山重障,非

      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①纡曲:迂回曲折。

      链接材料中的“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这句话,与《三峡》一文中的哪些句子意思相同?请简要分析二者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11. (2021八上·开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八十里的母爱

    ①一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做事丢三落四的,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小区里徘徊,哪栋哪个门都记不清了,有认识的人把母亲送回家。老婆说:“还是把妈送敬老院吧,那里人多,还有专人照顾。我们常去看看,又不是不管她。”

    ②他不肯,怕委屈了母亲。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很多人劝母亲嫁。可母亲怕再嫁人对孩子不好,都拒绝了。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送他上了大学,为他成家娶妻。现在他怎么忍心把母亲送进敬老院。

    ③母亲的记性时好时坏,那天,在煤气灶上熬鸡汤,汤沸了,把煤气熄灭了,却浑然不知,还坐在客厅看电视。他下班回家,推门就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忙开窗通风。老婆责怪说:“妈,您熬汤怎么不勤看看,这煤气泄漏多危险啊!这一爆炸,整个家都没了!”憋了半天,母亲回答:“知道了,我以后小心。”

    ④一年间这样的事发生很多次,他开始改变了想法,也许把母亲送进敬老院,有专业人员照顾,对母亲不是一件坏事。他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沉默很久,终于答应了。他为母亲找了一个条件很好的敬老院,在离市区八十里的一个湖畔,风景宜人,空气也好,在一个周末把母亲送了进去。

    ⑤“妈,有时间我们就来看您。”老婆对母亲说。

    ⑥此时母亲清楚极了,她拿起包裹,走向屋里,站在门口母亲停下了脚步,回头对他说:“孩子,以后可以接我回家住几天吗?”那一刻他心头一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期望的目光、祈求的口吻多像儿时的自己。小时候,每次送他到幼儿园,他总会央求母亲,早点接我哦!如果下班早,母亲就会早早接他回家,不在幼儿园吃晚饭。他和小伙伴挥手告别,那一刻简直幸福极了。小伙伴们都投过来羡慕的目光,小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早一刻见到母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⑦母亲留在了敬老院,他的心却放不下来,总有一丝牵挂:母亲有没有想他?在里面生活习惯吗?是否和同屋的阿姨脾气相投?母亲是个内向的人,他怕母亲受欺负。给敬老院打过几个电话,说一切均好,不用惦念,他才稍安心。

    ⑧那天夜晚,一个电话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母亲从敬老院跑了!他和老婆连夜赶到敬老院,院长一直说抱歉,说院里管理不到位。

    ⑨“可是,谁知道阿姨能这样厉害啊!”院长有些委屈地说。

    ⑩他看了监控录像,也惊呆了。晚上,母亲趁工作人员都不在,悄悄收适起自己的衣物,用床单打成一个包裹背在肩上,像一个旅行者。她爬上院中靠墙的一棵柳树,顺势翻到两米多高的围墙,跳到院外。然后背着行囊,迈着轻松的步伐走了。母亲就这样消失在夜幕中,要知道,母亲已年逾七旬,身高一米五,平时哪会上树翻墙啊!

    ⑪敬老院距离市区有八十里路,这里母亲从没来过,何况母亲还有老痴呆症。母亲会跑向哪里?会不会自此一别永不再见? 他蹲在地上失声痛哭。众人安慰他,既然报了警,再等等看,也许老人不会丢,认得家。

    ⑫他和老婆开着车,一路寻找,从敬老院到母亲的单位,到小区,到母亲曾经上课的老年大学,都不见母亲的踪影。

    ⑬此时已是第二天下午,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母亲还杳无音信。他呆坐在路边,看城市中的人来人往,回忆起母亲抚养他的点点滴滴。忽然他想到一个地方,母亲会不会去那了?他一下从地上跃起,一路开车飞驰而去。他的车一拐进那条小巷,就看到了儿时的幼儿园,虽然建筑已经翻新,可大门依旧是明亮的天蓝色,像儿时的天空。那儿,站着他的母亲,正不断往里张望,嘴里呢喃着:“大宝,母亲说过早点来接你哦。”

        ⑭疾病让母亲忘记了很多,却唯独记住了儿时接他的路。他知道现在母亲是等着回家的孩子,而他是母亲的依赖。他轻轻地抹去眼角的泪水,上前牵起母亲的手,说:“妈妈,我们回家吧。”

    1. (1) 请从儿子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儿子不舍得送她去敬老院→①→②→儿子费尽周折终于找到母亲,决定带母亲回家居住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 (3) 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一刻他心头一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期望的目光、祈求的口吻多像儿时的自己。

    4. (4) 文章以“八十里的母爱”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 (5) 读完本文后,有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亦有人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内容分析。
  • 12. (2021八上·开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都是从诗歌开始的。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随着孩子对优秀诗歌的需求,童诗教育的功利化、教条化,童诗创作的成人化、段子化,优秀诗歌教材短缺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童诗教育薄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列了一长串:“经典文本太少;许多读者、批评者将童诗模式化,本应由儿童创作的‘本真的诗',却被成人改成他们所谓的‘纯真的诗';很多读者认为现代童诗是‘小儿科’,不需要诠释……”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很多人仍持有错误的诗歌观念。

    (选自《光明日报》,2021.1.4)

    【材料二】

    诗歌评判标准很模糊,难以判断。很多省份高考卷中都有一个自相矛盾的要求一一“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翻阅语文高考的历史,发现诗歌写作向来不受作文试题青睐。2020年仍有3个省份高考作文试题明确要求“不得写成诗歌”。高考不让写诗歌,就是一个指挥棒。它告诉家长,写诗与孩子的前途没关系。这是一个负面的暗示。同时,手机、短视频的流行,让孩子每天都趴在手机上,挤占了文学阅读时间。

    应试教育思维,也是阻碍学生诗歌素养培的重要因素。青年评论家李壮在给中学生做讲座时,发现学生的感受与表达之间出现了断裂,“这些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很好,一到解读诗歌的时候,又回到考试思维,以模式化的思路去理解”。

    当前语文教育对诗歌、诗意、诗性的东西不友好,单一标准化的答案把诗的可能性空间压得很小,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有时也是一个去诗意的过程。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出一些改变还是有空间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1.1.4)

    【材料三】

    重庆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唐元龙等人前往奉节县,考察该县在荣获“中华诗城”后,如何继续将诗教工作向前推进的情况。考察组实地考察了奉节县砚瓦村、夔都出租车有限公司。

    砚瓦村,据传说,当年杜甫路过此地时看到山清水秀,柑橘成林,诗兴大发,欲向老乡家借文房四宝一用,找了半天独缺台,于是忽发奇想,用瓦代砚,老乡磨墨,诗圣挥笔,写下那首“园柑长成时,三寸黄如金”的田园诗作。为纪念杜甫,人们就把此地改名观瓦村。近年来,村里建造了文化广场,因地制宣布置了用竹简形式书写的“砚瓦脐橙产业园赋”,用古诗词装了一条景观路,游客可以一边欣赏经典诗词,一边亲手采摘脐橙。

    夔都出租车公司组织全司180多名驾驶员学习诗词,并专门举办“夔州古诗词竞赛活动”,共有133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获得者余明炯竟能背诵800多首古诗词,成功进入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百行国,成为了节县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了让客人一上车就感受到奉节的诗城文化,公司所有的出车计价器的语音中置入了李白的千古绝唱,将《早发白帝城》作为开场白,营造了浓厚的诗城文化氛围。

    【材料四】

    “中华诗教”的思想方向和教育维度

    诗语品读→诗歌的语言质素→语言教育→汉语魅力的认知   准确

    诗美鉴赏→诗歌的审美质素→审美鉴赏→审美能力的锻炼   美感

    诗心探幽→诗歌的情感质素→情感教育→自我情感的提升   动人

    诗道寻踪→诗歌的文化质素→文化教育→文化底蕴的夯实   深刻

    1. (1)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教,中国的传统教育自古有之,也是儿童基本教育方式的开端,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 B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表达方式写作,并没有排除诗歌。 C . 童诗教育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诗歌创作的功利化、教条化,优秀诗歌教材短缺等。 D . 南开大学教授罗振亚罗列的现象主要从经典文本、批评者的认知和读者的认知三方面来说的。
    2. (2) 材料一中说当前的童诗教育薄弱的更深层原因是“很多人仍持有错误的诗歌观念”,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更深层原因”。
    3. (3) 材料三中砚瓦村和夔都出租车公司的做法可以用在童诗教育中吗?请简要说明。
    4. (4) 研读材料四,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场景,体现“诗语品读”“诗美鉴赏”“诗心探幽”“诗道寻踪”其中任何一个主题。
四、作文(55分)
  • 13. (2021八上·开州期中)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我们身边都不乏独特的景致。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一定可以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风景,并从中品味出别样的精彩。

    请以“    ▲      , 我的最爱”为题,抓住“最爱”二字、精选打动自己的一处小景,聚焦刻画,并将

    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⑵人物小传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有值得自己追随的人。他或许是以深邃的思想推动世界进步的思想家;或许是以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甚至他就是你身边值得模仿学习的平凡的人………今天,就让我们用文字来为他作传,记录下眼中那个独特的他吧。

    题目自拟,注意用典型的语言和关键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