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1七上·蓬江期中)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丞相王绾说: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利太大,造成长期的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四: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者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他只好叹口气回了家。一次,原魏国人李四到街上去买了三尺布,可回到家一看不足三尺于是回去找老板理论,可老板认为自己是按标准裁的布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秦始皇那里。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商鞅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国家富强和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该人物有何功绩?
    3. (3) 针对材料三中反映的不同建议,秦始皇选择了谁的建议采取了哪种制度?
    4. (4) 针对材料四中反映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
    5. (5) 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 32. (2021七上·蓬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有何特点?
    2. (2) 材料二、三、四都反映了发生在哪个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3.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5. (5) 四则材料均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由原来的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形态是指什么?
  • 33. (2021七上·蓬江期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

    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了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1)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两则材料分别体现的谁的思想以及其核心是什么?
    2. (2) 墨子的思想在当今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
    3. (3) 材料三体现了谁的道德观念?他有哪些思想主张?
    4. (4) 材料三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5. (5) 综合上述材料,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