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Na2O和Na2O2 ②CaF2和Na2S ③CO2和CS2 ④NH4Cl和NH3·H2O
①金属钠与水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③H2在Cl2中燃烧
④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⑤浓H2SO4的稀释
⑥酸碱中和反应
①v(A)=0.01mol·L-1·s-1 ②v(B)=0.06mol·L-1·s-1
③v(C)=2.4mol·L-1·min-1 ④v(D)=3.5mol·L-1·min-1
选项 | 不纯物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CH4(C2H4)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气 |
B | 苯(Br2) | NaOH溶液 | 过滤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蒸馏 |
D | C2H5OH(H2O) | 新制生石灰 | 蒸馏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样品已变质 |
B | 将盐酸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 |
C | 铁投入冷的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投入稀硝酸中有气泡冒出 | 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 |
D | 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 酸性:HCl>H2SO3 |
周期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⑪ |
①在A、B装置间增加一个盛有的洗气瓶;②。
①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
②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③SO3的质量不再改变;
④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锌片是负极
b.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d.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转移,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①若溶液为盐酸,Mg为极;
②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