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29年12月28至29日 地点:福建省上杭县某镇 主要内容: ⒈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并作了废止肉刑和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 ⒉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⒊选举产生新的前委,毛泽东任书记,前委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 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后补委员有杨岳、熊寿祺、李长寿。 |
时期 |
外交基本战略演变 |
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末 |
“一边倒”(即与苏联结盟) |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 |
“两条线”(即反帝反苏) |
20世纪70年代初. |
“一条线”(即联美反苏) |
20世纪80年代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不结盟政策 |
20世纪90年代 |
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 |
2012年以来 |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苏联 |
|
1929年工业生产总量 |
43.3 |
9.4 |
6.6 |
11 |
5 |
1938年工业生产总量 |
28.7 |
9.2 |
4.5 |
13.2 |
17.6 |
相对战争潜力(1937年) |
41.7 |
10.2 |
4.2 |
14.4 |
14.0 |
——据[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下卷)
材料一 到宋仁宗末年,科举考试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加严重。神宗即位之初,新、旧党中不少 著名人士对于改革科举和振兴学校都持有基本相同甚至完全一致的观点。1071年,朝廷正 式颁布兴学诏令,史称“熙宁兴学”。其主要内容有: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和科目,罢试诗赋声律等,改试经义论策、断案和律令大义等;诏令各州县兴建学校;在太学中严格实行三舍考选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考选升补制度,使得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逐渐连成一体;除太学外,还设立专科类学校,如武学、律学、医学等。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后,提倡职业教育、主张在中国建立职业教育制度的舆论在民初形成潮 流。如最早提倡职业教育的是《教育杂志》主编陆费逵,他指出:“职业教育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 非职业教育兴盛,实业教育必不能发达,民生必不能富裕。”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表文章,认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必须从职业教育入手。黄炎培撰写多篇文章,呼吁学习美国的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把职业教育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联系起来。1917年5月,黄炎培联合社会各界人士于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发表宣言,提出最终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至此,职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摘编自谢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
材料三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 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 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材料 唐朝时期,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图8为《唐代绘画中的外国贡使团》,图9的《职贡图》相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对两幅绘画作品加以阐释。
材料一
材料二 从语源学角度看,“革命”一词借自人类最早的科学之 天文学。原型是指星体
运行回到出发点,循环运动是其主要特点。17世纪,逐渐被引申为“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 坏”,并且在有关的文献中这种用法的次数在不断增加。18世纪是“革命”一词使用频率增加的关键期,正好应对了这个世纪剧烈的历史变迁。这样,由于“革命”一词的使用从浩瀚宇宙降临到人类社会,打破了长期盛行的循环史观,帮助人类看到了进步的希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 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即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 和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