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

更新时间:2022-01-26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胰岛素、麦芽糖、尿素、神经递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B . 内环境稳态仅需要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就能维持 C . 内环境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 . 一般来说,生成的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低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CO2浓度
  • 2. (2023高二上·朝阳月考)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②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 B . 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 . ①中若Ca2+浓度过高,易引起肌肉抽搐 D .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 3.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 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 . 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4.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麻醉剂可因分别作用于突触或神经纤维而分两类。现用作用于神经纤维的某种麻醉剂处理支配脊蛙腿部的坐骨神经,得到如下表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坐骨神经

    被麻醉的程度

    搔扒反射

    (感受器背部皮肤,效应器腿部肌肉)

    缩腿反射

    (感受器腿部皮肤,效应器腿部肌肉)

    表层

    表层及深层

    A . 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位于坐骨神经的深层 B . 坐骨神经是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 C . 作用于突触的麻醉剂可能是抑制了乙酰胆碱通过受体穿过突触后膜 D . 只影响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形成的“麻醉剂”不会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 5.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甲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Ⅱ、Ⅲ为灵敏电表,电表的电极均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①为突触。若在Ⅰ处给予适当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膝反射弧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反射弧 B . Ⅱ中测得的电位变化可用丙图表示 C . Ⅱ、Ⅲ处的电表均能测到电位变化,且电表指针的偏转状况相同 D . 乙图a处所示电位的形成是由膜上K通道打开造成的
  • 6. (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 . b表示神经递质,寒冷时释放量增加 C .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 . 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 7.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B . 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 . 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②③④和记忆细胞 D . 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④产生抗体
  • 8.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某人工淡水鱼塘养殖了大量的某种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了该鱼的物种丰富度 B . 该人工淡水鱼塘中幼鱼与浮游动物间可能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C . 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 . 鱼塘底部与岸边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9.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图中走势不相符的是(  )

    A .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 . T细胞数量—HIV浓度 C .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 .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 10.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 . 赤霉素、脱落酸 B .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 . 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 . 赤霉素、乙烯
  • 1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科研人员研究了喷洒农药对棉花蚜虫种群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花蚜虫的种群密度 B . 施药后第1天内蚜虫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药物毒力和种群迁出有关 C . 施药后第3到9天内,蚜虫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D . 研究表明,农药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药效维持时间短
  • 12. (2021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

    A . 图1、2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 . 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 C . 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D . 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 13.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具有调整睡眠禅作用。图甲是褪黑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乙是人体一昼夜褪黑素水平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分析图甲可知,褪黑素参与的睡眠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 褪黑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立即灭活 C . 由图分析可知时间是影响褪黑素水平的主要因素 D . 切除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由此推测过多的褪黑素可能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 14.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某科研小组研究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时,以耐低钾基因型水稻N18和N19为实 验组。普通水稻N27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将长势一致的上述幼苗移栽到K+浓度为低钾(K0)和正常钾(K1) 2个水平的溶液中进行培养,并测定幼苗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或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各基因型水稻的ABA含量均为正常钾条件下低于低钾条件下 B . 耐低钾水稻对低钾胁迫的反应可能是吸收、运输钾能力强或钾利用率高 C . 低钾胁迫下耐低钾水稻植株中IAA,ZR和GA1含量都显著低于N27 D . 水稻耐低钾与其植物激素水平或激素间比例有关,进而影响其生理过程
  • 15.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 . 细胞因子可促进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活化,从而释放出更多细胞因子,属于正反馈 C . 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 .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二、多选题
  • 16.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 B . 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 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 . 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三、综合题
  • 17.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由图一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来调节生命活动。图一中,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
    2. (2) 图一中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
    3. (3) 若图二为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据图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填图中字母)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物质A由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T细胞,则这是一个调节过程,物质A为
    4. (4) 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____) 
      A . 骨髓造血干细胞 B . 记忆细胞 C . B淋巴细胞 D . 浆细胞
  • 18.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 (1) 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 (2) 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膜。
    3. (3) 上述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两种功能密切相关。
    4. (4) 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
      A . 谷氨酸 B . 内源性大麻素 C . 甘氨酸受体 D . Ca2+通道
  • 19.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 (1) 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其对应的运输是
    2. (2)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说明
    3. (3) 根据丙图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
  • 20.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 S型增长曲线。
    2. (2)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3. (3) 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 , 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4. (4) 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2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抗击癌症的研究。将畸胎瘤细胞(Tum+)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肿瘤的产生。通过诱变,研究者获得了多个成瘤率很低的畸胎瘤细胞株(如Tum-20、Tum-25)。给小鼠注射Tum-细胞,21天后用射线处理小鼠(可杀死大部分淋巴细胞)并接种Tum-细胞,检测成瘤率(成瘤小鼠/注射小鼠),过程与结果如图、如表。


    第0天注射

    射线处理后注射

    成瘤率

    第一组

    Tum-25

    Tum-25

    0%

    第二组

    Tum-25

    Tum-20

    53%

    第三组

    不注射

    Tum-25

    100%

    第四组

    不注射

    Tum-20

    100%

    1. (1) ①第一组的成瘤率为零,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次注射的Tum-25作为刺激机体产生了大量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射线处理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细胞,在第二次注射Tum-25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并将Tum-25清除。②第一组与第二组小鼠成瘤率差异显著,说明小鼠对Tum-细胞的免疫具有性。第二组的成瘤率介于第一组与第三、四组之间,试解释原因:
    2. (2) 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表达PD-L1,PD-L1与效应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后,可诱导效应T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因而躲避免疫系统杀伤。请据此免疫逃逸机制,提出治疗肿瘤的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