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1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智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崇尚劳动。《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士大夫子弟养尊处优、脱离劳动的作风,告诫子孙:“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在颜之推看来,通过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农事的艰辛,可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他在《治家》篇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之推熟悉农业生产,他列举了诸多稼穑种植中的农事,意在教导子弟要能守农桑本业,希望自己的儿孙要了解生产劳动。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于世。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整个家族才会蒸蒸日上。宋代叶梦得教导家人黎明即起,将与生活有关之家务及时料理,切勿怠惰,否则,“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指出,曾家治家要义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强调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他以切身的体验劝勉曾家后辈子女,“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认为勤劳与个人生活、家庭兴衰息息相关。清代甘树椿在《廿氏家训》中也说:“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可见,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

    古人一向认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清康熙六十年进士王士俊在《闲家编》中说:“教子而不在幼时,可乎?是以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还明确指出如何洒扫,“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劳动中养成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的品质。

    (取材于徐海娇等相关文章)

    材料二

    劳动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新的追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学校要注重劳动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可以开设劳动课程,编写劳动教材。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根据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注重“劳动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避免劳动教育变成某种生活技能的单纯机械训练,要关注互联网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之美。人工智能驱动劳动教育认知模式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平台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同时,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劳动平台,体验劳动情境,获得劳动知识,进而提高其在实践生活中的劳动技能。融入了先进科技手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将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社会力量必不可少。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群团组织以及公益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开展公益劳动。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劳动教育,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成为共同的价值观。

    (取材于王海建等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白古重视耕读传家。 B . 有些士大大熟悉生产劳动。 C . 家训都以教导子弟参加劳动为目的。 D . 劳动是人修养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颜之推严厉地批评颜氏子孙不事劳作,脱离劳动。 B . 叶梦得告诫家人如果怠惰拖延,将导致家道衰落。 C . 曾国藩认为,只要勤劳、谦谨就能成为一代名臣。 D . 王士俊写《闲家编》主要目的是教子弟如何洒扫。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传统劳动教育。 B .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注重与科技深度融合。 C .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在虚拟情境中开展的。 D .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符合时代育人新要求。
    4. (4) 根据材料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决定劳动课程。 B . 某校可利用VR技术安排学生模拟汽车修理过程。 C . 学校的生物课程可安排粮食种植等教学内容。 D . 职业院校可以邀请“劳模”下校开展劳动教育。
    5. (5) 在立足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如何开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 2.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装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

    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业讨贼不克,死败系踵。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总三十余万。旗帜亘千里,行俭咸节制之。

    先是,嗣业馈粮,数为虏钞,军馁死。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伪可汗泥熟匐为其下所杀,持首来降。又擒大首领奉职而还,余党走狼山。行俭既还,阿史那伏念伪称可汗,复与温傅合。明年,行俭还总诸军,屯代州之陉口,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伏念惧,密送款,且请博傅自效。行俭秘不布,密以闻。后数日,烟尘涨天而南,斥候惶骇,行俭曰:“此伏念执温傅来降,非他也。且受降如受敌。”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既而果然。于是,突厥余党悉平。

    行俭工草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赉物良厚。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又为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行俭通阴阳、历术,每战,豫道胜日。善知人,在吏部时,见苏味道、王剧,谓曰:“二君后皆掌铨衡。”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才,引示行俭,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所引偏裨,若程务挺、张虔勖、崔智睟、王方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类为世名将 , 傔奏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

    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平都支、遮匐,获瑰宝不赀 , 蕃首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有玛瑞盘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取材于《新唐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赍:jī,携带,拿着。②斥候:侦察兵。③赉:lài,赏赐。④衒:xuàn,炫耀,自夸。⑤傔奏:傔,qiàn,傔从:奏,别奏。侍从,助手。⑥赀:zī,计算,估量。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护萧嗣业讨贼不克            克:战胜 B . 方取粮车中                方:正在 C . 马蹶鞍坏                 蹶:跌倒 D . 遍出示坐者                示:示意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数为虏钞            伪可汗泥熟匐为其下所杀 B . 阿史那伏念伪称可汗       李敬玄盛称王勃……之才 C . 屯代州之陉口          览之,秘爱其法 D . 虽有才,而浮躁衒露       惧而逃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尽畀以术             就把战略战术全部传授给他 B . 余党走狼山             裴行俭剩余的部队离开了狼山 C . 遣单使往劳             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劳 D . 类为世名将             大都成为了当世著名将领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裴行俭深得苏定方的赏识,苏定方认为裴行俭有才能,可以把自己的用兵之术传给他。 B . 裴行俭精于谋略,吸取都护萧嗣业军粮被敌人劫夺的教训,用计谋给贼兵以沉重打击。 C . 裴行俭通晓阴阳、历术,所以能预先得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捆系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 D . 裴行俭慷慨大方,不吝惜财物,能把皇帝赏赐给他的各种财物分给亲戚、朋友及部下。
    5. (5) 著名史学家朱轼评价裴行俭说:“行俭才兼文武,有人伦之鉴,其器量亦不可及。”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著阅读
  • 3.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在《论语》中,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请你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出“君子”有哪些特点。

  • 4.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的叛逆性表现在他对少女们的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请从原著中分别举出三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四、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 , 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

    1. (1) 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 B . 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 C . “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 D . 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
    2. (2) 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五、情景默写
  • 6.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1. (1)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就要做到“”。
    2. (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处事应宽以待人、能够换位思考的句子是“”。
    3. (3)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参透了人生更迭、江月永恒的哲理句是“”。
    4. (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诗人梦中与亡妻相见,无语凝噎的句子是“”。
    5. (5) 《无衣》中表现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
    6. (6) 《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7.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流水函关

    是黄河这条道路引领着我抵达这里的。

    东西南北中,行走中原大地,万物都沿着黄河这条曾经的历史中轴线而生长。从这里,黄河进入中游峡谷的下一段,北为晋北,南为豫西。黄河也因山就势,硬生生将南北走向的水流折弯成东西走向,完成凌空俯瞰时“几”字的弯钩书写。这是潇洒的一笔,这条大河流到这里,有了节奏、矜持,也有了坠落、跨越。

    我该怎样描述“这里”?此刻,它是离三门峡市区36公里的灵宝市,是灵宝市区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往前追溯,是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之地,是“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的起源地,是战国秦孝公从魏手中夺取的崤函……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种。

    人们称“这里”为函谷关,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东去洛阳、西达西安的故道,所要穿越的崤山至潼关段,几乎都是在山涧峡谷之间,人行此中,如入隧道般不知深险,古称函谷,险隘之意。如此贴切的命名再没改变过。有传说是西周,武王伐纣至于牧野,大胜而归,置关于此,又专设司险管理关塞,也有一说是秦孝公胜战后选择了最险要的这一段来重兵把守。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战场是兵家必争、胜负定夺之地,是国君与枭雄一争高下、开创与终结一关定论的象征之地。这才有了“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浪漫诗性与现实抒怀。

    如同黄河在我抵临之前就已经流淌多年,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变了颜色,成了时间里的事物。我当然是这样以为的,但人们告诉我这只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现代旅游,将它打扮得阔绰而夺目。所剩无几的原址,风雨历经的原址,只留在了黑白图片中。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会滋生怎样的失落?然而我释然了,风云际会,屡毁屡建,屡建屡毁,是它必然的命运。在这里,即使剩余一片空旷,留下的只有片瓦独木的想象,那也是荡气回肠的。

    我从广场上穿过,脚步急切,仿佛要超越消失的时间去抢先一步。北邻的黄河,奔流不停,没有人能走到水的前面,又怎能超越时间呢。绕过园区高耸的塑像、飞檐翘角的楼阁、保持年代原貌的屋舍、重点保护的纪念物,我小心翼翼地踩在被熙攘人流踩过的步行道上。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开,却还不是我想要见到的古关遗址。

    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塬,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

    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始于90年代的修建,关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在古代,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15华里,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西汉贾谊在名篇《过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好一个“逡巡而不敢进”!

    然而到了公元前209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再去拨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大战,闯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1927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1944年5月中国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

    这条看不见的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

    从古道上走过太多的出关者,有一人不能不提。公元前491年农历七月的一天,函谷关令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东方的紫气,知有异人来。他等来了八十高龄的老者——东周守藏史老子。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一块精致的黄河石被供奉在纪念祠屋的一侧,万千来客的手掌在石头上抚摸而留下了一层光泽。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只为老子完成著述出关后的“莫知其所终”而好奇与叹惋。

    叹惋那散落时光里的,与一个人、一座关、一条河有关的秘密。谁能说,任何普通渺小的生命,不会因这片黄河流经的土地而变得不凡?

    黄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关的视线,静寂中水声传来。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亲密地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幕幕大戏皆可沿着这条大河被我们遇见。

    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河故事到处流传。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            栉风沐雨:历经沧桑,见证风雨 B . 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开                移步易景:脚步移动,景物变换 C . 让去往函谷关的道路变得跌宕起伏        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 D . 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                    振聋发聩:声响微微,震撼人心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段说“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种”,这是因为函谷关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 B . 作为一个“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作者虽然感到非常失落,但还是释然了,并由此生发出更深刻的感悟。 C . 老子过函谷关著《道德经》的故事,为函谷关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现了函谷关作为军事要塞之外的文化价值。 D . “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体现出作者对游客们只是好奇于老子的经历而不关心历史真相的伤感。
    3. (3)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 (4) 本文着重写函谷关,为什么要在结尾处描写黄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七、选择 简答
  • 8.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电视《山海情》刻画了许多为脱贫而努力工作的年轻人形象,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剧中的村支书就是一位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年轻人参与扶贫,                                      。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

    沿着扶贫的道路,通过青年群体集体“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信息洪流”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更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

    1.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年轻人参与扶贫,                                         。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

      ①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像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

      ②打开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门”

      ③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年轻、朝气与锐气

      ④他们给贫困地区带来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②③④
    2. (2)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八、微写作
九、作文二选一
  • 12. (2021高二上·昌平期中) ⑴完成下列作文。

    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合理。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⑵完成下列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想去的地方:或是极地冰川,或是热带沙漠,或是艰险的边境,或是山里的村庄,又或是地球之外的某个星球……如果你到了那个地方,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以“到了那个地方以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情节,有描写。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