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2-01-25 浏览次数:1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每一分钟的中国都在创造奇迹,如下表。中国奇迹证明了(    )

    A . 中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B . 中国已实现了民族复兴 C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 . 中国已实现共产主义
  • 2.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B . 人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共同富裕 C .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D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3. 小张乘坐京张高铁,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范: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颜色自动调节,上网不卡顿,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7分钟……这体现了(    )
    A . 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 . 高铁成为人们首选的出行方式 C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 . 我国交通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 4. 美国《科学》杂志网报道,美国投入2500亿美元,在芯片和电信设备等诸多领域与中国展开高科技竞争。这一讯息表明了(    )
    A . 我国将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 .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 . 我国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D .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 5. 疫情期间,我市部分独居老人通过市长热线反映,“家里冰箱小,所剩食品无几,告急”、“不会网购,子女进不来小区”、“老人机,无法上网买菜”等困难。收到消息后,政府迅速

    组织力量解决了这些困难。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 专家咨询制度 C .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 . 社会听证制度
  • 6. (2020·鄂州)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 民主选举 B . 协商民主 C . 基层民主 D . 人民当家作主
  • 7.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 8. 《民法典》的施行,有利于(    )
    A . 彻底杜绝民事纠纷 B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 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D . 根治一切不法行为
  • 9. “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 . 爱国 B . 敬业 C . 诚信 D . 友善
  • 10.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就是(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 . 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 .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1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关于我国资源形势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资源总量大、优势大 B .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C . 总体上看,资源丰富不紧缺 D . 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科学合理
  • 12. 请你对应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正确的填写是(    )

    A . 改革开放 B . 科技创新 C . 中华文化 D . 民主法治
  • 13.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特点的是(    )
    A . 怀旧保守 B . 绅士文化 C . 救死扶伤 D . 源远流长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等正向减排激励机制。该法施行(    )
    A . 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B . 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C . 说明我国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D . 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 1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由此可见,中国承办北京冬奥会能(    )
    A .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彻底满足人民需求 B .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快速跻身发达国家 C .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D . 推动经济大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16. 下列对伟大建党精神描述最精准的是(    )
    A . 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B . 英勇抗疫、共克时艰 C .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D .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 17. 为打好河湖管理攻坚战,我国集中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的专项行动。开展这一行动(    )
    A .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物质生活 B .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 C . 能彻底消除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D . 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 . 大流动、大融居 B . 封闭固化、以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C . 各民族内部走动、拒绝外来民族事务 D . 融合发展、彼此依赖
  • 19.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推进珠海横琴新区与澳门一体化建设,把横琴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为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新空间”、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平台”。对此举认识正确的是(    )
    A . 促进台湾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 B .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C . 激活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D .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
  • 20.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春晚歌曲《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指的是(    )
    A . 可持续发展道路 B . 改革开放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社会主义道路
  • 21.   2021年5月28日,为了让国内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三星堆文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举办主要体现了“四个自信”中的(    )
    A . 道路自信 B . 理论自信 C . 制度自信 D . 文化自信
  • 22. 人类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不同源泉,文明的相处之道。据此,我们应(    )
    A . 传承经典,推陈出新 B . 兼收并蓄,和而不同 C . 尊重差异,全盘吸收 D . 平等交流,同而不和
  • 23. 近年来,美国政府挥舞制裁大棒,企图通过制裁我国华为等高科技公司,打压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A .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B .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C .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争霸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D . 要坚持自主创新,脱离其他国家的独裁统治
  • 24. 世界在动荡变革中艰难前行,但危机往往孕育新局,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和全球合作正出现深刻调整,这一调整的趋势是(    )
    A . 竞争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 B . 国家间的竞争远大于合作 C .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D . 国际格局呈现单极化特征
  • 25.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云集了127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参展商,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中国( )
    A . 主宰世界事务 B . 消除冲突对抗 C . 制定国际规则 D . 谋求互利共赢
二、简要说明题
  • 26. 【人口普查国之大计】

    材料一: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中国总人口141178万人,流动人口增长69.73%,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于2021年7月20日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开启我国人口发展新阶段。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哪些特点?
    2. (2)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
    3. (3)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三孩政策?
  • 27. 【祖国统一立场坚定】

    材料: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1. (1) 我国是否已经实现了完全统一?(①是  ②否)原因在于(①文化  ②历史)(填序号即可)
    2. (2) 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始终不变,请你对应完成相关内容的填写。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的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3. (3) 为增进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请提出你的建议。
  • 28.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材料: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 (1) 为什么要高举民族团结这面旗帜?
    2. (2) 列举党和国家在促进民族发展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 (3) 我们应该怎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 29. 【智慧主张影响世界】

    材料:党的18大以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无论是主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还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正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 (1) 请你简单描述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的?
    2. (2) 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3. (3) 这一主张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探究实践题
  • 30. 【百年奋斗路逐梦新征程】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已经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在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 (1) 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学生们纷纷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请你对照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2) 为了增强学生的百年成就感,学校政治组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已经实现的梦想,说一说你搜集到了哪些?(不可引用材料中的梦想)
    3. (3) 中华民族如何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4. (4) 为早日实现伟大的梦想,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四、分析说明题
  • 31.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发展中还存在比较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更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1. (1) 材料一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2. (2) 为什么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3. (3) 你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做些什么?
    4. (4) 请你畅想一下,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