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岭市九龙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 (2020九上·温岭期中) 1914年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下列直接引发这一状况的事件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 三国同盟的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三国协约的形成
  • 2. (2020九上·温岭期中) 当代英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
    A . 自强求富 B . 三民主义 C . 民主科学 D . 实业救国
  • 3.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下图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留影,从照片中看出,列强参加了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仪式。解读右图,照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列强欢迎中国南北统一和局势安定 B . 列强与袁世凯之间关系密切 C . 袁世凯是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 D . 表现了列强对袁世凯的支持
  • 4.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领导五四运动,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③推动北伐战争,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

    ④实行土地革命,“分田分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下图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变迁路线,所发生的时期应该是(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 大革命时期 C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 . 抗日战争时期
  • 6. (2019九上·兰溪期中)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2020九上·温岭期中) 江西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其中以三大摇篮即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其中“共和国摇篮”指的是(    )
    A . 南昌 B . 井冈山 C . 南京 D . 瑞金
  • 8. (2020九上·温岭期中)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①②
  • 9.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东北易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③遵义会议——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0九上·温岭期中)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结合歌词内容分析日本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的原因,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    )

    ①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东北三省在地理上离日本较近

    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③蒋介石政府忙于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

    ④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丰富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2020九上·温岭期中) 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      )
    A . 诺曼底登陆 B . 攻克柏林 C . 莫斯科保卫战 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12. (2020九上·温岭期中) 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
    A . 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B . 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C . 战略决战即将 D . 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二、非选择题
  • 13. (2020九上·温岭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材料二:左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画中的山东人戴着木枷以及脚镣和手铐。下图是纪念某一历史事件而作的绘画。

    材料三:“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 (1) 结合20世纪初的史实对材料一中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加以说明。
    2. (2) 材料二两图分别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3. (3) 试从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
  • 14. (2020九上·温岭期中)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团结统一才能推动中国革命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洪流中的合作】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该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的决议案》

    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危机下的转向】

    材料三: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的变化原因。
    2. (2) 为实现材料二中的奋斗目标,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3. (3) 材料三“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请以“国民革命运动”中的相关史实,全面论证“团结统一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结论。
  • 15. (2020九上·温岭期中)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75周年, 2020年5月8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仪式,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了这次阅兵仪式。

    材料一: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不可能孤立存在,鸦片战争将中国与世界联成一片……此后发生多次中外战争,屡战屡败,与1937至1945年具有现代意义的全民抗战不可比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民主阵营联接在一起……就此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全部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前途。

    ——摘自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1. (1) 图一反映的事件后苏军立即投入了哪个战役?该战役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从图二、图三中任选一幅图说说该图所示会议对德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3. (3) 材料中的“世界民主阵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赢得最多”的理由。
  • 16.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班刊出的以“历史上的一天”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1. (1) 请将板报中①(填城市)、②(填事件)两处补充完整,并为板报中“胜利的一天”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
    2. (2) 板报中的“一天”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请结合【新生的一天】说明理由。并选择“屈辱的一天”或“胜利的一天”为主题,你还可以用什么史实印证?请举一例。
    3. (3) “历史在此沉思”,请为板报续写下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