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26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8日16:20,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38°02′N,23°44′E)采集成功,并于20日清晨顺利抵达北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冬奥火种采集时(   )
      A . 希腊当地时间正值上午 B . 世界时为19日0:20 C . 国际日界线位于西九区 D . 全球18日范围不足二分之一
    2. (2)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该日(   )
      A . 地球公转速度一年中最快 B .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 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D . 晨昏线与经线大致重合
  • 2. 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甲-因冷气流爬升形成 B . 乙-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C . 丙-盛行下沉气流 D . 丁-性质温暖湿润
    2. (2) 图示季节,我国(   )
      A . 东北地区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 . 北方地区河流处于枯水期 C . 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多迎来汛期 D . 黄河中游河段出现凌汛现象
  • 3. 下图为北京连续四天的天气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京(   )
      A . 4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B . 5日天气为阴转中雨 C . 6日风力最大达六级 D . 7日偏南风转偏东风
    2. (2) 该天气最可能出现在(   )
      A . 1月 B . 7月 C . 9月 D . 11月
    3. (3) 图示四天,过境北京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4. (4) 此次天气过程可能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A . 降雨引发城市内涝 B . 湖泊水库风大浪高 C . 雾霾严重威胁健康 D . 路面湿滑车行缓慢
  • 4. 图为某区域1月和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图中代表乙地气候的是(   )
      A . B . C . D .
    2. (2) 1月(   )
      A . 甲地沙漠范围比7月偏南 B . 乙地草原葱绿 C . 丙地河流含沙量比7月小 D . 丁地炎热干燥
    3. (3) 甲-乙-丙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4. (4) 造成戊地所在岛屿东西两侧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植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洋流(   )
      A . ①②的驱动力为东北信风 B . ①③④流经中低纬度海区 C . ③比⑤的温度低、盐度低 D . ④⑤运动方向随季节变化
    2. (2) 洋流③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 . 与①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B . 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 . 减小高低纬度间的温差 D . 气温升高,易成云致雨
    3. (3) 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   )

      ①短波辐射②蒸发③对流④降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被称为拉尼娜现象。国家气象中心报道2021年为“拉尼娜年”。下图为赤道太平洋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年份(   )
      A . 甲地的近地面气压大于乙地 B .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C . 表层海水温度甲地低于乙地 D . 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甲向乙
    2. (2) “拉尼娜年”时,最可能出现(   )
      A . 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 B . 澳大利亚东部洪涝多发 C . 秘鲁寒流的水温升高 D . 智利沿海沙漠降水丰沛
  • 7. “猴子观海”是黄山的一处奇石景观(下左图),花岗岩“猴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猴子观海”岩石类型为图右中的(   )
      A . B . C . D .
    2. (2) “猴子观海”景观(   )
      A . 水平层理发育 B . 体现出热带海域环境特征 C . 风化作用明显 D . 适宜站在巨石旁仰视观赏
  • 8.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长江水系及四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强烈 B . 乙地地形崎岖,风力侵蚀为主 C . 丙地水流湍急,两岸泥沙淤积 D . 丁地地势低平,冲积扇面积大
    2. (2) 长江(   )
      A . 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 B . 上游河段的支流众多,呈放射状 C . 流域面积夏季大于冬季 D . 中下游河段江阔水深,利于航运
  • 9. 济南是我国著名的“泉城”。下图为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马鞍山有大量生物化石 B . 长城岭为背斜山,起伏大 C . 锦绣川位于断层的附近 D . 石灰岩形成早于泰山杂岩
    2. (2) 趵突泉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 . 冰川水 B . 地下水 C . 河流水 D . 海洋水
  • 10.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木茂密。2015年1月11日,哀牢山经历了一次极端降雪事件,累计积雪深度约为50厘米,林冠大面积受损,对森林破坏严重。下图示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林下2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4年,森林内、外的土壤温度(   )
      A . 总体相差不大,林内略高于林外 B . 季节变幅林外小于林内 C . 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林内早于林外 D . 差异夏季大于冬季
    2. (2) 极端降雪事件后,该地(   )
      A . 积雪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林外土壤温度升高 B . 积雪对土壤保温作用减弱,林内土壤温度降低 C . 由于树冠受损,林外土壤温度降低 D . 由于树冠受损,林内土壤温度升高
二、综合题
  • 11. 阅读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搭载的三名航天员开启了长达六个月的太空生活。同年11月27日,“中星1D”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1. (1) 比较酒泉、西昌两地地球自转速度的异同。
    2. (2) 简述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期间我国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3. (3) 说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期间西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12. 图为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生成变化过程及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概述图中天气系统登陆越南前的移动方向及强度变化。
    2. (2) 绘制图示天气系统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变化折线图。

      台风天气常伴有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中央气象台于13日10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3. (3) 说出台风天气对海南岛造成的主要危害。
  • 13.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图左为洞里萨湖及其周边区域图。图右为洞里萨河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曲线(正、负值代表流向的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图右,描述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的补给特征并分析原因。

      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

    2. (2) 说出洞里萨湖对湄公河下游水量的调节作用,并说明水量变化对下游人类活动的影响。
  • 14. 某校中学生赴陕西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任务一初探三秦大地

      读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 (2)

      任务二解密八百里秦川

      学生查阅到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图(下图)。


      说明关中平原的形成过程。
    3. (3) 任务三感受农耕文明

      关中平原,自古农业发达。

      分析渭河对关中平原农业发展的影响。
  • 15. 图左为我国某山脉东、中、西段的植被垂直带谱图。图右为我国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判断该山脉所对应的右图中的山脉序号,并说明理由。
    2. (2) 与阳坡相比,说出该山脉东段阴坡植被带的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