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2-27 浏览次数:5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1.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 (1) 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 . “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 . 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 . 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2. (2) 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 . 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 .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 . 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 . 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 . 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 . 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 2.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称听吾犹人也      讼:诉讼 B . 于石勒                没:俘虏 C . 勒长史张宾先与攸舍    比:比较 D . 俄而有诏之            原:原谅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   )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                       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③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                   ④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         ⑥乃劾攸以擅出谷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②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 B . 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 C . 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 D . 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
    4.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

      ②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

  • 3.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 (1) 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
    2. (2) 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 4.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 (2) 问君西游何时还,
    3.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4) 寒衣处处催刀尺,
    5. (5) ,独留青冢向黄昏。
    6.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5.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 (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 . 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 . 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 . 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 . 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 (2)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3. (3) 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政府高官即使确实具备足够的学术水平,他若要候选院士,又如何可能祛除瓜田李下的疑虑,赢得充分的社会公信呢? B . 作为文学大家,周老师是一棵大树,一面旗帜,他的文学成就让人高山仰止 , 他挺身而出甘当靶子,表现了他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 C . 他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文人,不适应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总想过几天闲云野鹤的生活,可是地球上已经没有这种地方了。 D .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 7.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广大观众认为,央视春节晚会推出的四川的“感恩·奋进”歌曲《因为有你》有振奋人心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B . 江苏拟立法禁止其他亲属或者子女不得以无业或其他事情,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C . 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的申雪、赵宏博首次获得花样滑冰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实现了中国花滑队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 “零”的突破。 D . 为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尽量避免高分落榜和高校志愿断档,我市将在第一批本科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可填报6个第一志愿。
  • 8.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 . ①④⑤②③ B . ③②④⑤① C . ③②⑤④① D . ③②①④⑤
  • 9.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

    ,范增无奈的心情。

  • 10.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五、作文(60分)
  • 11. (2020高二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