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实验室盛装白磷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
    A . B . C . D .
  • 2. 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为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推广新能源汽车 B . 开展植树造林 C . 发展太阳能电池 D . 禁止施用化肥
  • 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溶液——电解质 B . 稀豆浆——分散系 C . Na2O2——碱性氧化物 D . CO2——大气污染物
  • 4.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目的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观察Fe(OH)2的生成

    干燥Cl2

    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A . A B . B C . C D . D
  • 6. 由的转化一定未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 . 氧化还原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7.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④钠可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

    ⑤金属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A . ①②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⑤
  • 8. 下列物质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⑤MgO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是碳

    ②二氧化硅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中,每个Si周围结合4个O

    ③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陶瓷、水泥、玻璃等硅酸盐产品

    ④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干燥剂,也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 B . 铁生锈后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C . 打印机使用的墨粉中添加了铁的磁性氧化物 D . 溶液作为“腐蚀液”,刻制印刷电路板生成和Fe
  • 11.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重要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盐酸清洗铂丝 B . 利用焰色反应可制作节日烟花 C .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D . 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 1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1 mol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都为2NA B . 常温下,27 g 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C . 标准状况下,22.4 L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溶液中,含有的个数为NA
  • 13. 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气溶于水: B . Fe溶于足量稀 C . 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 D . 将铝粉与NaOH溶液混合:
  • 14.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 . 氢氟酸(HF)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C . 漂白粉可放置在空气中保存 D .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无色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 15.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中的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属于化学变化 B . 属于固氮作用的是过程③ C . 反硝化作用是氮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D . 向海洋中排放含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
  • 16. 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胶体,吸附能力强,常用于净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激光笔照射硫酸铁的水溶液,会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 硫酸铁可作净水剂 C . 人体缺铁,可用硫酸铁作为补铁剂 D .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 17. Na2CO3和NaHCO3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方法无法区分两者的是(   )
    A . 分别取1 g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 B . 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逐滴滴加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 C . 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 D . 取等体积、等浓度两种物质的溶液,各加入少量Ca(OH)2溶液,观察现象
  • 18. 将C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至过量,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①BaCl2溶液        ②Na2SiO3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饱和Na2CO3溶液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
  • 19. 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中存在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用品

    单晶硅

    食盐

    胃舒平

    漂白粉

    有效成分

    Si

    NaCl

    Al(OH)3

    Ca(ClO)2

    用途

    作光导纤维

    作调味品

    作胃酸药

    作消毒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SO2气体的性质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会恢复为原来的红色 B . 能与NaOH溶液反应,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 . FeCl3溶液黄色变浅的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 D . 装碱石灰的玻璃仪器是U形干燥管
  • 21. 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可用火碱溶液吸收,有关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 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 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与NO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1:1 D . 反应②中,生成2 mol 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22.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钛酸亚铁()中钛元素为+4价 B . 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不参与反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①中反应为: , 则X为 D .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 23. 下列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重要化学物质:

    a.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钠 c.溶液 d.明矾 e.氧化铝 f.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g.84消毒液 h.稀盐酸 i.二氧化硅 j.偏铝酸钠

    请完成下列各题:

    1. (1) 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下同),能净水的有,属于盐的有
    2. (2) d的化学式是,g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3. (3) 向f中滴加几滴c,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向d溶液中加入过量b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向含8.2克j的水溶液中滴入100 mL 2.0 mol/L的h,反应后分散系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化学符号)。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钠及其化合物进行了深度探究。
    1. (1) Ⅰ.“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深度探究

      Na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2. (2) 钠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固体粉末中还含有黑色固体物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有一种观点认为该黑色固体物质是C和铁的氧化物。

      ⅰ.生成C的原因是CO2和Na在加热条件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O2+Na= Na2CO3+C

    3. (3) ⅱ.产生铁的氧化物的原因是Na单质中含有0.002%左右的铁元素,在钠燃烧的时候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为了检验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铁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收集黑色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中

      少量黑色固体物质不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4. (4) Ⅱ.“纯碱和小苏打”性质实验的深度探究

      该组同学利用下图对“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进行探究

      导管P的作用是

    5. (5) 开始实验;

      ⅰ.广口瓶中预先盛放1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将分液漏斗中10 mL 1 mol/L的HCl溶液缓缓滴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在分液漏斗再加10 mL 1 mol/L的HCl溶液并滴入广口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广口瓶中预先盛放10 mL 1 mol/L的HCl溶液,将分液漏斗中的1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的5 mL溶液快速滴入到广口瓶中,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膨胀。再将剩余的5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几分钟后,气球变扁,变扁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6. (6) 实验结论:

      a.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中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填离子符号)。

三、综合题
  • 25. 已知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是无色浓溶液;通常状况下,D是黄绿色气体;E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I为红褐色沉淀;G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推断出下列物质(用化学式作答):C,G
    2. (2)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3. (3) 欲从反应⑥的体系中得到沉淀I的系列操作是、恒温干燥(均填操作名称)。
    4. (4) 实验室配制90 mL2 mol/L的烧碱溶液,需选用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取g烧碱。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6. 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少量SiO2)为原料制取绿矾(FeSO4·7H2O),同时对绿矾在高温下的分解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1. (1) Ⅰ.绿矾制备流程如下:

      滤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操作①、②、③是同一分离操作,该操作名称为
    3. (3) 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若用含90%氧化铁的硫铁矿烧渣100 t,制得278 t绿矾,该工艺生产绿矾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产率)。
    5. (5) Ⅱ.绿矾在高温下的分解产物实验探究

      绿矾在加热至高温时会分解,为确定分解产物(已知产物中有SO3气体生成),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

      仪器G的名称为

    6. (6) 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7. (7) 观察到的现象:玻璃直管中有红棕色的固体生成,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溶液褪色,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