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无为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勤劳智慧的安徽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无数的瑰宝,下列非遗生产工艺中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舒城竹编 B . 庐州糖画 C . 徽州木雕 D . 油烟制墨
  • 2. (2021九上·无为期末)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 .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C .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 . 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 3.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铷的元素符号是Rb B . 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C . 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 4. (2023九上·曲靖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过滤
  • 5. (2021九上·无为期末)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现家里燃气泄漏,迅速关闭气阀并打开门窗通风 B . 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 .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 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逃离
  • 6. (2021九上·无为期末) 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氧化物 B . 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1 C . 从微观上看:达芦那韦由74个原子构成 D . 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 7. (2021九上·无为期末)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8.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B . 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 C . 反应每消耗28克甲,可生成44克丙 D . 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9. (2021九上·无为期末)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组成元素种类不同

    B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氧气有可燃性

    C

    温度计中水银热胀冷缩

    温度改变,分子大小也改变

    D

    铝原子和铝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九上·无为期末)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 .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11.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丙质量随甲、乙、丁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a=8 C . 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3 D . 当甲为5g时,容器中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1
  • 12.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 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管,再点燃酒精灯 D . 热浓硫酸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二、流程题
  • 13. (2021九上·无为期末)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 (1) 工业上可用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
    2. (2) 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甲烷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
      A . 200大气压、300℃ B . 200大气压、500℃ C . 400大气压、300℃ D . 400大气压、500℃
  • 14. (2021九上·无为期末)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吸附池内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2. (2)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生成HClO,请写出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 (4) 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 (5)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水的净化 B . 水的蒸发 C . 水的电解
三、综合题
  • 15. (2021九上·无为期末)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
    4. (4) 装置F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
  • 16. (2021九上·无为期末) 数字化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能实现实验数据采集自动化,形成相应图像,更好地解决化学中的疑难问题。化学兴趣小组打算在实验室用贝壳和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在实验中使用了压强和温度两种传感器。

    (查阅资料)①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中的其它杂质对实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探究实验一)选择药品

    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1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形成如图2和图3的图像。

    1. (1) 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根据图2回答:

      ①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填“①”或“②”)表示颗粒状贝壳与稀盐酸反应:

      ②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③最终粉末状贝壳产生的质量(填“>”或“<”或“=”)颗粒状贝壳产生的质量。

    3. (3) 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4. (4) 同学们实验时发现,盐酸与贝壳样品反应时会挥发出HCl气体,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于是又将盐酸更换成稀硫酸进行实验,但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发现反应很快就停止了,原因是
    5. (5) (探究实验二)验证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进行实验,如图4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从左到右依次得到如图5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1、2、3。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6. (6) 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7. (7) 根据图5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
      A . 1体积水中溶解的量约为1体积 B . 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 .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 . 40%NaOH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
四、计算题
  • 17. (2021九上·无为期末)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12CO2↑+10H2O↑+ 6X↑+O2
    1. (1) 推断X的化学式为
    2. (2) 若生成13.2 g二氧化碳,则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