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 1.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具有的________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力量一切源泉。苦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我们才能在列强侵略时________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始终________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    )而闻名于世,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百折不挠   坚强    矗立 B . 不屈不挠    坚强     屹立 C . 不屈不挠   顽强    屹立 D . 百折不挠    顽强     矗立
    2. (2) 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是介词,“才能”是形容词,“抗疫斗争”是偏正短语,“艰难险阻”是并列短语。 B . “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句话中“为自己是中国人”作定语。 C . “苦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这句话是递进关系复句。 D .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_______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力量一切源泉。”这句话有语病,应将“是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力量一切源泉”改为“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生命力的顽强、忍耐力的深厚、凝聚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 B . 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 C . 凝聚力的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 D . 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创造力的坚韧、忍耐力的巨大
  • 2.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gòu)   师(chán)    报(tiè)    沉甸甸(diàn) B . 物(zāng)  计(jiǎo)    视查(chá)    揉造作(jiǎo) C . 病(zhuō) 积(zǎn) 阴(huì) 形骨立(xiāo) D . (tà)   端(xiáng)   杂(chān)   不言而(yù)
  • 3.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B .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 .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他的词作。
    2. (2) 名著阅读。

      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的几个情节,请简要概括出其中的两个。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 4.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三则材料的内容。

    【材料一】自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交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对骑、乘摩托车出行是否戴头盔,对汽车驾驶员和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进行了全市设卡执勤大检查。

    【材料二】城市管理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强城区环境治理;确保市容干净整洁,市场规范有序。

    【材料三】某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美化环境”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齐心协力为村党群服务中心生态园增植添绿,并铺设了3条健身步道。

  • 5.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文言诗文填空。
    1. (1) 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
    2.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 (3)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4. (4)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 (5) 《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写出诗人仍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6. (6) 面临困境时,可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激励自己。
    7. (7) 《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 6.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5)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寄意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泉香而酒)     ②颓然乎其间(

      醉且劳矣()     ④公乐哉(

    2. (2) 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临溪渔       则必即醒心 B . 行者休树     乃公寄意此也 C . 而不知人乐    虽然,公 D . 醒能述文者    则必即丰乐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②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4. (4) 用“/”线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云 烟 之 相 滋 旷 野 之 无 穷 草 树 众 而 泉 石 嘉

    5. (5) 【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 7.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③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

    【注释】①这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时居住与躬耕之所。②野人:指农夫。③荦(luò)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1. (1)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 8.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奋斗成就伟大梦想。实践充分证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多的根本力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日前,从全国总工会获悉:2021年全国五一表彰大会使用新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版奖章设计主题为“时代先锋”,根据“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设计而成,授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材料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训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近日,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家长直言,早该加强了:有老师说,这下子有了“尚方宝剑”;还有其他网友称,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疫”结合,切实如需。

    【材料三】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低迷,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实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怕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成“摆设”,经常被占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劳动实践课程开设不足,比如:家政、手工、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社会也无法全面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需求。

    1. (1) 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新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设计的理念为“时代先锋”,授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B . 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家长、老师们和其他网友认为,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不宜进行劳动教育。 C .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D . 现实中,不少家长,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怕孩子累着。
    2. (2) 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劳动教育如何走出低迷的境地?
  • 9.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桌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

    ⑤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看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1. (1) 选文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如果把第⑤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

    3. (3) 选择适当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①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

      ②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4. (4) 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5. (5)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 10.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比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这必然消解群众的信任。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你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 (4)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演讲、辩论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言之成理。 B . 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屠刀,喊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这段文字可以作为第③段的论据。 C . 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轻视语言的力量,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轻则言不由衷、表意不明,重则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D . 语言和行动关系密切: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5. (5) 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语言的力量”的理解。
四、写作(满分40分)
  • 11. (2021九上·大石桥期末)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经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初三,我多了一分  ▲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文章。

    ⑵“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选择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文章。

    ②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