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阜新)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烂 B . 胆矾研碎 C . 干冰升华 D . 石蜡熔化
  • 2. (2017九下·枝江期中)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氢气做探空气球 B . 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C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 . 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 4.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 5. (2019九上·尚志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检查气密性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加热液体
  • 6.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为全球性节能减排设立了时间表,全球将迎来“低碳时代”。中国政府承诺: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到2020年实现减排40%以上。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无关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大力开发新能源 C . 大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 D . 使用无磷洗衣粉
  • 7.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可用于炼钢 B .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 . 氧气能燃烧有可燃性 D . 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 8. (2020九上·南丹期末) 已知反应3A+2B=C+2D,已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3,反应共生成了60g C和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则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 16 B . 32 C . 54 D . 72
  • 9. (2021九上·阳谷期中) 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C .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0. 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纸张燃烧 B . 酒精挥发 C . 金属锈蚀 D . 锅炉爆炸
  • 11. (2020九上·讷河期中) 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分子的数目

    A . ①②⑥ B . ①②⑤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⑥
  • 12. (2016九上·永登期中)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 . 将普通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 分别加入蒸馏水
  • 13. 2021年6月10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器计划发射,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 .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 1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中子数 B . 质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 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 16. 现有①氧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⑥空气、⑦氮气、⑧氦气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化学符号

    O2

     

    4Ca2+

     

    名称或意义写出

    一种即可

     

    两个氢原子

     

    硫酸根离子

  • 18.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某同学取少量木兰溪的河水,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对其进行净化,为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进行检验。
    2. (2)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3. (3) 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三、综合题
  • 19. 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条件省略)“→”代表转化。

    1. (1) B在反应中的作用为
    2. (2) 若F也为黑色固体,则D与E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资料信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1. (1)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瓶内,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反思评价】两个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请讨论分析甲组中导致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3. (3) 【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猜想二正确。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4) 【解释应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5. (5) 【总结交流】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同学总结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有气体生成时,应在中进行。
    6. (6) 【拓展延伸】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刚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是不正确的,原因是
  •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所指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装置为
    3. (3) 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选择“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验证气体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若该同学将收集的CO2通入石灰水时发现变浑浊,则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 (4) 若用如图G收集CO2气体,CO2应从端进(选填“a”或“b”)。
四、计算题
  • 22. 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并在全球蔓延,给各个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预防措施,如: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一些消毒制剂在公共场所以及家庭生活的使用,均可有效消灭新型冠状病毒。其中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氧乙酸由种元素组成。
    2. (2) 在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3. (3) 38g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克。
  • 23. (2021九上·郴州月考)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1. (1) 实验完成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 (2)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