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78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 1.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1832年,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 B . 鸦片战争前夕的清朝海防松弛 C . 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 D . 清政府未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 2.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清稗类钞•冯婉贞》记载:“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该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黄海海战 D . 义和团运动
  • 3.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反封建与反侵略相结合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 . 编写《海国图志》 B . 洋务运动 C . 维新变法 D .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 5. (2023八上·萍乡期中)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花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 . 清军战斗力不强 B .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 .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 .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6.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下表是变法维新运动期间陕西维新人士的活动情况表。据此可知,变法维新运动(    )

    人物

    活动

    刘光菁

    先后创立时务斋.励学斋, 研讨西方国家富强之道和本国现状

    魏光焘等

    设立格致学堂, 筹备陕西中学堂、武备学堂

    阎培棠等

    创办《广通报》, 宣传废八股、兴学校.倡商等维新思想和主张

    A .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 提倡民主与科学 C . 维护了清朝统治 D . 得到全社会支持
  • 7.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 8. (2023九下·仁和模拟)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 . 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 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 .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9.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以下关于同盟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 .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有了统一的领导 C . 同盟会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政党 D . 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10.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如下图漫画解说准确的是(    )

    A .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 11.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下图是1916年的中国政治版图,我们能够认识到(    )

    A .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B . 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C . 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D . 早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 12. (2024九下·从化模拟)   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据此可以推断梁启超的主张(    )
    A .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B . 对新文化运动有启迪作用 C . 反思了辛亥革命经验教训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3.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一百多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的南湖已被辟为公园,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主要是因为(    )
    A . 新文化运动在此兴起 B . 北伐军在这里誓师北伐 C . 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D . 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 14.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下图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券,关于这座纪念馆历史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 宣告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诞生 B . 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体现 C . 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D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5.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 . 国民政府的建立
  • 16.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1927年4月27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三点意见:从华中向东推进,击败蒋介石;向南进军,夺取广州……由此可知,当时坚持的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是(    )
    A .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B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17.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个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 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下列对“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B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 .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19.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一变化表明(    )
    A .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 .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 . 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 .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 20.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周恩来评价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第一件“好事”的重要意义是(    )
    A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灭 C .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 21.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下表是1940年某战役的战绩。该战役是(    )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 . 平型关大捷 B . 渡江战役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22.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这场灾难而言,它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 . 使中国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B . 使中国出现了彻底的和平 C . 使中华民族觉醒,成为世界强国 D . 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 23.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抗战胜利后,“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这反映了重庆谈判(    )

    ①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②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

    ③为实现和平建国带来了曙光             

    ④有效地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4. (2024九下·汕尾模拟)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挺进大别山 D . 渡江战役
  • 25.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如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爆发是1912~1919年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B . 生产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C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 D .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不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31.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 (1)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写出对应的四个条约名称即可)
    2. (2) 请写出材料一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及任意一个参与运动的阶级名称,它们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 (4) 上述两段材料是对中国近代历程的回顾,你看过有何感想?
  • 32.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杭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教的觉醒。3年以后,5年以后甚至16年以后,中华民族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摔倒以后迅速爬起来,寻觅新的道路,作出新的努力。

    ——摘编自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 (1) 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列举甲午战后“全民族觉醒”的具体史实。
    3. (3) 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对今天中国崛起有何启示?
  • 33.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 (1) 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的变化。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