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

更新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9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我国长江流域某学校教学楼(部分)的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为确保图示教学楼良好的光照条件,最好的设计为(   )
      A . 丙栋最高,甲栋最低 B . 乙栋最高,甲栋最低 C . 乙栋最高,丙栋最低 D . 甲栋最高,丙栋最低
    2. (2) 采光条件好但强光射入少的教室是(   )
      A . 阶梯教室 B . 甲栋教室 C . 乙栋教室 D . 丙栋教室
    3. (3) 与10月6日在该校固定观测点看到相同地点日出的日期可能是(   )
      A . 3月8日 B . 6月9日 C . 9月10日 D . 12月9日
  • 2. 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 . 河床不断变窄 B . 河床不断变宽 C . 主航道变深 D . 主航道南移
    2. (2) 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 B . 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 C . 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 D . 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
  • 3. (2021高二上·扬州月考)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 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 . 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 . 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 . 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2. (2) 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 . 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 .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 . 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 . 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 4. 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绿洲中,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泉水四季溢流,常年不断,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与周围干旱的戈壁滩形成了巨大反差。近年来,湖泊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
      A . 雨水补给 B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 地下水补给 D . 冰川融水补给
    2. (2) 千泉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季风增强 B . 全球气候变暖 C . 冬季积雪增多 D . 植被覆盖率增加
  • 5. 植金石(下图),因其具备轻质、多孔的优良特性,被称为“ 会呼吸”的兰花石。‘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65%左右的植金石,能很好地养护好兰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材料推测,形成植金石最有可能的地质作用是(   )
      A . 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 B . 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 C . 高温高压条件,发生变质 D . 外力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2. (2) 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65%左右植金石的主要目的是(   )
      A . 添加土壤的矿物养分 B . 加大土壤的昼夜温差 C . 提高土壤排水透气性, D .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6.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边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 . 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该海区位于北半球 C . 该海区位于北半球 D . ②处的洋流性质为暖流
    2. (2) 流经②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沿X方向热量增加 B . 沿X方向降水增加 C . 沿Y方向热量增加 D . 沿Y方向降水增加
    2. (2) 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 . 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 . 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 . 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 . 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 8.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中虚线为锋线。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地,多阴雨天气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此时M地的风向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 9. 读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河漫滩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流水搬运作用 C . 流水沉积作用 D . 地壳下沉
    2. (2) 该河谷的成因是(   )
      A . 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B . 地壳抬升,流水沉积 C . 地壳下沉,流水侵蚀 D . 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 10.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在土壤条件较好、风力不大的生境中散生的岳桦林树干一般直立,侧枝繁茂,树冠郁闭。但长白山的岳桦林都向着一个方向贴近地面匍匐着,见下右图,山地苔原与岳桦林互相渗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上左图是长白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甲、乙、丙、丁自然带依次为(   )
      A . 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B . 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灌木带、高山草甸带 C . 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山地苔原带、针叶林带 D . 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苔原带
    2. (2) 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特点是适应该地(   )
      A . 土壤深厚、水源充足 B . 坡度陡峭,多滑坡 C . 气候寒冷,多大风 D . 纬度较高,光照少
  • 11. (2019高二上·靖宇月考)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 . ①地附近 B . ②地附近 C . ③地附近 D . ④地附近
    2. (2) 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 收集雨水 B . 方便通信 C . 增加采光 D . 通风换气
    3. (3)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2.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B .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C .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D .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2. (2)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受甲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B . 乙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C .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明天气 D . 乙、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 13.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和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⑤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B . 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C . 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D . ①导致了珠江与松花江结冰期的不同
    2. (2) 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 . B . C . D .
  • 14. 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下游区

    江南区和华南区

    1985年占比(%)

    9.52

    21.59

    20.40

    24.58

    2015年占比(%)

    19.24

    23.12

    15.93

    15.45

    1. (1) 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耕作制度 B . 水土资源 C . 光热资源 D . 地形条件
    2. (2) 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
      A . 水稻种植技术提高 B . 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 .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D . 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二、综合题
  • 15. 下图为非洲南部简图,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沙漠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试比较1月和7月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 (2) 在非洲南部示意图中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3. (3) 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在形成上的差异。
  • 16. 读亚洲中纬度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按气流状况划分甲属于。乙与③④组成的天气系统为
    2. (2) 判断图示甲、乙两地中地表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成因
    3. (3) 说明④地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 17. (2021高二上·湖南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干旱、怕水涝。新疆的棉花品质世界顶尖。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地图发生巨大变化,新疆棉花总产占全国85%,原东部传统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萎缩。2020年北疆九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南疆四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除了机械化操作外,“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弌(即在田地里棉花种植和光伏发电同时开展)也开始在新疆出现并大幅推广。这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 (1)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
    2. (2) 为提高南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简述当地可采取的措施。
    3. (3) 为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可采取哪些适当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