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5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姜堰模拟)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油分馏 B . 干冰升华 C . 金属锈蚀 D . 酒精挥发
  • 2. (2021·姜堰模拟) 下列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1·姜堰模拟) 下列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宜食用的是( )
    A . 杨梅pH=2.5 B . 柿子pH=8.5 C . 菠萝pH=5.1 D . 苹果pH=4.1
  • 4. (2021·姜堰模拟) 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检验
  • 5. (2021·姜堰模拟) 2021年起,饮品行业开始用纸吸管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吸管,纸吸管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随n不同而变化 D .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 6. (2021·姜堰模拟) 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伤口时,迅速产生气体并呈现泡沫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B . 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 . 消毒杀菌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D . 过氧化氢常温也能分解,所以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处
  • 7. (2021·姜堰模拟)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①氯化钠不干燥

    ②称取时,氯化钠放于右盘(使用了砝码和游码)

    ③所用砝码表面生锈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有少量洒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⑤ D . ①②③
  • 8. (2023·濮阳模拟) 在《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和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要留清白在人间”实现了从Ca(OH)2到CaCO3的转化 B . “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 “火要虚”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 9. (2021·姜堰模拟)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时,硝酸钾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 . 30℃时,硝酸钾溶液一定比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 . 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向2份100g50℃的水中分别加入20gNaCl和20gKNO3充分溶解,降温到25℃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0. (2021·姜堰模拟)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O2

    A . 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 . ②表示的微粒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电子 C . ③表示阳离子 D . 由④可知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 11. (2021·姜堰模拟) 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 . 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做燃料;铜有良好导电性可制成导线 B . 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 . 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pH试纸测定某浓度碳酸钠溶液pH为3.6
  • 12. (2021·姜堰模拟)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NH4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氮肥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B . 厨房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13. (2021·姜堰模拟) 订书钉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或锌中的一种。取订书钉5.6g放入图乙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电子天平显示的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5.8min后各数据保持稳定不再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Q表示电子天平读数 B . 实验过程中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使金属完全反应 C . 1.7min后锥形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 D . 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订书钉表面镀的金属是镁
二、多选题
  • 14. (2021·姜堰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Cu分别加入Fe(NO32和AgNO3溶液中

    B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MgSO4

    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

    分离MnO2和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1·姜堰模拟) 工业上用二氧化硫制取氢气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 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为硫酸 C . 膜反应器中反应为 D . 生产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
三、科普阅读题
  • 16. (2021·姜堰模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衣:在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表面镀上镍、铜等,可以对微波有一定的反射或吸收,有利于雷达定位,这种镀金属纤维属于材料。

      ②食: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构成(填微粒符号),食盐水的凝固点(填“高于”或“低于”)水的凝固点;一种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的化学式为

      ③住:工业上用CO高温下还原磁铁矿制备建房材料,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④行:格力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6min可续航200km。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转化为电能;汽车的行李箱盖利用了镁铝合金的性质(填序号)。

      a.密度小、材质轻   b.导电性   c.抗腐蚀性能好

    2. (2)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捕捉技术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目前,CO2捕捉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收,化学吸收剂主要有氨水吸收剂(主要成分为NH3﹒H2O)、钙基吸收剂(主要成分为CaO)等,用氨水吸收剂时,控制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 , 生成碳酸氢铵;用钙基吸收剂时,控制560℃~700℃以捕捉CO2

      ①活性炭、沸石等吸收CO2时是利用其具有性。

      ②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时,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为。(答一点即可)

      ③钙基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④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为。(填序号)

      a.电脑长时间待机   b.研发新能源汽车   c.鼓励乘坐公交出行   d.多植树造林

四、综合题
  • 17. (2021·姜堰模拟) 请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A、D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A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为
    3. (3) 实验室选用B、C组合制取CO2 , 反应方程式为,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F装置的优点为
    4. (4) 已知氢氧化亚铁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用强碱溶液跟亚铁盐溶液反应可制得。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步骤Ⅰ:关闭弹簧夹甲,打开弹簧夹乙和丙,滴加适量稀硫酸

      步骤Ⅱ: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乙,打开甲和丙,继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左瓶中液体入右瓶,关闭丙。

      ①步骤Ⅱ右瓶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出现此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步骤Ⅰ的目的为

  • 18. (2021·姜堰模拟) A~E分别是Ca(OH)2、Na2CO3、CuSO4、Fe、HCl中的一种。它们可以组成圆盘,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 (1) 若A和B发生中和反应。

      ①A、B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D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2. (2) 若A和D所属物质类别相同,且A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①E物质俗称

      ②A和B反应的现象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9. (2021·姜堰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如图1),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 (1) 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 (2) 混合倒入烧杯之前,乙试管溶液中的溶质为
    3. (3) 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

      猜想2:Na2SO4、NaCl、Na2CO3

      猜想3:Na2SO4、NaCl和

    4. (4) 【实验验证】取烧杯中的溶液,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

      小麦同学观察到实验1中的现象为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猜想成立。

      小刘同学观察到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2成立。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2不能得出准确结论,其理由为

    5. (5) 【总结规律】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6. (6) 【拓展应用】

      取烧杯中的溶液20.0g,慢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测得pH变化如图3,求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7. (7) NaCl固体和浓硫酸微热时可生成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钠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①微观探析:图4是 NaHSO4与Ba(O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4写出Ba(OH)2与NaHSO4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根据以上信息,同学们得出NaHSO4溶液呈性,为证明该结论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和测pH的方法,请你再设计另一种方案证明该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