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浙师大附属泽国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05-25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第1、2、4、5题3分,第3题和第7-9题2分,6题4分)
  • 1.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páng)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juǎn)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这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 B . 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làn)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感情,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chéng)。 C . 尼采就自(xǔ)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jǐ)与,不想取得……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 . 一种是妄自(fēi)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yùn)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 2.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 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联想。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甲】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制约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乙】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丙】在公众和网友为此兴奋不已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不绝如缕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 (1)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联想 B . 由于 C . 兴奋不已 D . 不绝如缕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30年前,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的报道,讲的就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主持清房工作。 B . 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记忆其实并未消失,只需一个密码就会被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密码”激活集体记忆。 C . 随着4月8日武汉的解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或即将复工复学,一边上班上学,一边继续抗疫,这或许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D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记者采访时说:“比如说结核病,无症状感染者能占约10%~20%左右。
  • 4.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笔名“陈小桃”的天津姑娘陈雨婷,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张“全国美食为武汉加油”的原创漫画。画面中“热干面”躺在隔离病房,窗外是煎饼果子、小笼包、火锅、臭豆腐、烩面等美食卡通人物为它加油鼓劲。相关话题阅读量过亿次,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等官微也纷纷转发。请你从这幅漫画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 5.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有选择地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我们的义务。如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世界大同又和而不同,包容而又坚韧的民族性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态度,还有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等。当代中国,实现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兴盛,这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魅力和感召力所致。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探索中国进步之源,我们认为其内核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它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当然,我们也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来逐步完善自己,如西方的创新精神、契约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在倡导学术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注意中西融通,防止文化单一倾向与文化沙文主义。

  • 6.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每组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夫晋,何厌之有           无乃尔是过与 B . 而君幸于赵王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 . 毋从俱死也                欲呼张良与俱去 D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 7.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每组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项伯杀人,臣之         越国以 B . 北虽敬,实则愤怒       人皆得以使之 C . 亦以明死生大之         简能而任之,择而从之 D . 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吏民,封府库
  • 8.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④于是相如前进缻    ⑤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⑦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⑧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 . ②③④⑤⑦ B . ①③⑤⑥⑦ C . ①②⑤⑦⑧ D . ①②④⑥⑧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9.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风俗一般未被认为是什么重要的课题。我们觉得只有我们大脑内部的活动情况才值得研究,至于风俗呢,只是些司空见惯的行为而已。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风俗是由许多细节性的习惯行为组成,它比任何一个养成的行为都更加引人注目,不管个人行为多么异常。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次要侧面。最重要的是,风俗在实践中和信仰上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多彩的形式。

    没有一个人是用纯洁而无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甚至在哲学领域的探索中,人们也无法超越此定型的框框。人们关于真与伪的概念依然和特定的传统风俗有关。约翰·杜威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风俗在形成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对传统风俗的影响相比,就好像他本国语言的总词汇量和自己咿呀学语时他家庭所接纳的他的词汇量之比。当一个人认真地研究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时,杜威的比喻就是他实事求是观察得来的形象化的说法。个人的生活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团世代相传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准则。从他呱呱坠地的时刻起,他所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开始塑造他的经历和行为规范。到会说话时,他就是传统文化塑造的一个小孩子;等他长大了,能做各种事了,他的社团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他的社团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他的社团不能做的事就是他不能做的事。每一个和他诞生在同一个社团中的孩子和他一样具有相同的风俗;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诞生在另一个社团的孩子,就鲜有与他相同的风俗。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比得上风俗的作用问题更要求我们对它理解。直到我们理解了风俗的规律性和多样性,我们才能明白人类生活中主要的复杂现象。

    我们首先需要达到这样一种成熟的程度:不用自己的信仰去反对我们邻居的迷信。必须认识到,这些建立在相同前提基础上的风俗,必须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我们自己的风俗和其他民族的风俗都在其中。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原文有删节)

    材料二:

    以人对自然的关系来说,农业经济条件下的人跟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是很不相像的。大海和草原气候多变,自然条件特别酷烈,人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不得不集中精力,随时准备应付大自然的挑战,于是人和自然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的状态。另一方面,漂洋过海和逐水草居,使人的生活长年在流动之中,需要人们不断去冒险开拓,加以航海与放牧之际必然要碰到新的社会群体,进而从事贸易或军事行动,更需要高度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世界的信念和习惯。

    这一切习性都是农业自然经济下的人所欠缺的。对于农业生产来讲,自然界尽管有种种突变,但季节的更迭基本上是稳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规律也是固定不移的,因而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的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与此同时,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收成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仰赖大自然的恩赐,“靠天吃饭”乃至接受“天命”,便成了在古代中国人中间流行的信条,所以“天人调和”的境界,实际上是以“人”从属于“天”为其本质特征的。一边是与自然相对抗的人,一边是力求顺应自然的人,这就是我们祖先不同于其他一些民族的固有根性之一。

    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

    1. (1) 下列对材料中“风俗”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俗虽然只是些司空见惯的行为,但是和我们大脑内部的活动情况一样,都是值得研究的。传统风俗是由许多细节性的习惯行为组成,它比任何一个养成的行为都更加引人注目。 B . 约翰·杜威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风俗在形成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对传统风俗的影响相比,就好像他本国语言的总词汇量和自己咿呀学语时所接纳的词汇量之比。 C . 每一个和他诞生在同一个社团中的孩子和他一样具有相同的风俗;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诞生在另一个社团的孩子,就没有与他相同的风俗。 D . 不用自己的信仰去反对我们邻居的迷信。因为这些建立在相同前提基础上的风俗,必须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我们自己的风俗和其他民族的风俗都在其中。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个人的生活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团世代相传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准则,而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 B . 大海和草原气候多变,自然条件特别酷烈,使人和自然常处于相峙、对抗的状态。而漂洋过海和逐水草居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形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世界的信念和习惯有重要影响。 C . 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季节的更迭基本上是稳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规律也是固定不移的,所以接受“天命”,便成了古代中国人中间流行的信条。 D . 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环境孕育了与自然相对抗的人;而农业自然经济孕育了力求顺应自然的人,这就是我们祖先不同于其他一些民族的固有根性之一。
    3. (3)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
  • 10.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清粥

    王岫榕

    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有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煮粥的过程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的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便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互不干扰。

    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枚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1. (1) 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 (2) 文中为什么要写朋友“煮粥”?
    3. (3) 简析第⑧段“喝粥”的细节。
    4. (4)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共30分)
  • 11.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国,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己。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感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首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余痛云。

    【注释】①钱沣:清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②式善:吉林长白山人,清文学家。③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 ④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言其失于奏章者                 讼:争辩,争论 B . 高宗命和珅偕君往之               治:处置 C . 余痛云                         发:表达 D . 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君           委:交付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搜辑仅得百余首                     吾社之行士先者      B . 朝士有耻趋其门希进用者             焉用亡郑陪邻            C . 既作诗哭                           即患秦兵 D . 侍御独不幸前丧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乾隆末年,和珅掌权,妄自尊大,作威作福,朝中士大夫把奔走他的门下,企求得到升迁重用的做法看作是耻辱。 B . 作者认为当今皇上掌管政事,扫除奸邪,多次进用以往不被利诱的人,钱侍御偏偏不幸早已去世,悲伤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C . 钱沣为人正直,不阿附权贵,为此受到了和珅的排斥和打击。在他担任通政副使、湖南学政之时,和珅以湖北盐政有错误为借口,降低了他的职务。 D . 高宗知道钱侍御贤德,不听信谗言,就把军机处劳苦的事大多都交给他去办。钱侍御在军机处的工作非常辛苦,最终积劳成疾而死。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 
  • 12.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 (2)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 (3) 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人皆得以隶使之。
  • 13.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注释】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②结束:戎装打扮。③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 (1) 这两首诗同属边塞诗,李诗基调,许诗基调则
    2. (2)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抒情手法和思想感情。
  • 14.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
    2. (2) 忧懈怠,;虑壅蔽,。(《谏太宗十思疏》)
    3. (3) 吾恐季孙之忧,。(《季氏将伐颛臾》)
    4. (4) 谨庠序之教,。(《寡人之于国也》)
    5.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滟滟随波千万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 作文:(60分)
  • 15.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美国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让人熟知,2020年1月26日,他因所乘直升机坠毁突然离世,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在哭泣。

    有人认为,在国家面临灾难时,还去关心体育明星,是不识大体甚至是没有爱国心的表现;有人认为科比激励了许多人的人生,是许多人的青春记忆,不能因为举国在抗疫,就忽视或压抑个人情感;也有人认为关注谁、关心谁是个人意愿问题,无需多讨论……

    众人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来表明你的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明确;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