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1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2. (2020·广安)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 .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 .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 3.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尊崇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神秘祭祀遗址等

    A .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 . 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 4. (2021·百色模拟) 如图是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 君权加强 B . 政权分立 C . 地方割据 D . 思想禁锢
  • 5. 黄老师为学生上网课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源包中有以下材料,该专题复习的是(   )

    资源

    名称

    地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视频

    影视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东归英雄传》

    图片

    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金奔巴瓶、伊犁将军府、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A . 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6. (2021·百色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 7. 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
    A . 火烧圆明园 B . 旅顺大屠杀 C . 镇压义和团 D . 南京大屠杀
  • 8. 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 9. 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转战陕北 D . 跃进大别山
  • 10. (2021·河南模拟)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 京剧艺术形成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百年国耻洗雪
  • 11. (2020·南充)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3号全球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
    A . 三大改造 B . “十三五”规划 C . 土地改革 D . “一五”计划
  • 12. (2020·大兴安岭) “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国家是(    )
    A . 西班牙 B . 葡萄牙 C . 英国 D . 日本
  • 13.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 . 彼得一世 B . 亚历山大二世 C . 斯大林 D . 赫鲁晓夫
  • 14. 对下列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美国崛起 B . 美国称霸 C . 法国革命 D . 日本改革
  • 15. 小明同学为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两极格局,制作了下图。你觉得图中“共同点”处不应填上的是(   )

    A . 关注重点都在欧洲 B . 都形成于大战之后 C . 都被大国操纵 D . 初期都维护了世界局势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如图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三大丧权辱国条约依次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什么人?结合所学知识,“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3. (3) 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如何?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两个方面回答。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的远洋航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世界史纲》

    材料二:1929—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 500万—1 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 000万。

    ——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的事件。当今,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哪一趋势逐渐加强?
    2.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的船队。在此之前,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几下西洋?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同一时期德国经济也遭受到沉重打击,为此德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4. (4) 材料三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组织的正式形成?此后,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哪一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 (5) 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请你谈谈中国怎样做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 18.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各界群众纷纷组织“唱红歌 颂党恩 跟党走”活动。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 (1)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毛泽东在湖南境内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他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叫什么?随后右江革命根据地也建立起来了,其领导人是谁?
    2. (2)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反映的是某一伟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插曲,该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影响?
    3. (3) “社会主义好!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哪一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曾出现一些挫折,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一场运动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
    4. (4)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画圈”指什么?
    5. (5) 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