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77 类型:开学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ài)         黄(yùn)         告(dǎo)        搓(niǎn) B . (kuǎng)     干(hé)            热忱(chén)        不(yùn) C . 成(cuán)          脑(suí)          抽(yè)          薄(bǐ) D . 差(cēn)            临(wèi)         酝(niàng)     护(bì)
  •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镶嵌      纯萃      干躁      气喘吁吁 B . 倜傥      决别      坍塌      小心冀冀 C . 匿笑      敧斜      菡萏      波光粼粼 D . 高渺      晕眩      奥秘      见意思迁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次海外之旅居然见到了久违的亲人,她可真是喜出望外 B . 他这人有个特点,遇事就喜欢刨根问底 , 弄个水落石出。 C .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声附和 , 纷纷表示赞同。 D . 看着远处参差不齐的树木,爷爷慢慢的站了起来。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B .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一句中的“怎样”是代词。 C . 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踪迹》《背影》等。
  • 6. 古诗词默写
    1. (1)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2. (2) 九(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鼓励队友,要大家不要丧失斗志,迎接下一场挑战。
    3. (3)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 (4)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5. (5) ,一夜征人尽望乡。
    6. (6) 《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二、 名著导读(4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计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 (1) 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作者是,A处的人物是
    2. (2) “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三、综合性学习(3分)
  • 8. 为推进“文化城市”建设,我市从2019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

    2. (2)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校园”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四、古诗词阅读(11分)
  • 9. 古诗赏析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1) 小令中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阅读《诫子书》,完成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夫 学 须 静 也

    2. (2) 解释下列加点字。

      非学无以广才   广:

      夫学须静也   夫: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4. (4) 读完本文,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 1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猫(选段)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1) 选文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买鸟→()→()→()→()→真相大白

    2. (2)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下面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4. (4)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有关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5. (5) 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 12. 阅读祝师基的《童年钟声》,回答下列问题。

    藏起来的右手

    祝师基

    ①站在城北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②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

    ③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并没有回答。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嘛只用一只手?不过,老杨的摄影技术非常好,虽然他用一只手在摄影,但一点也不影响拍摄效果。为此,我还跟着老杨学习摄影。

    ④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不知怎么的,一段时间后的一天起,他突然只用一只手工作,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用左手写字……大家为此都很惊奇,不明白为什么老杨要这样做。后来,领导找他谈话,让他注意形象,可他依旧如此。最后,领导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走的时候,大家都有些舍不得,毕竟老杨为人不错。

    ⑤不久,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他每次都用一只手搬货、盘货,给顾客递货,甚至在家也用一只手做饭、洗衣服。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有一次,县残联的人来到店里要给他办残疾证,说有残疾证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可老杨硬是不让办理,搞得人家莫名其妙,结果悻悻而去。

    ⑥我越发好奇。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利落极了,丝毫看不出不方便,店面也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来来往往的客人比别的店面还要多一些。望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

    ⑦日子像流水一样不急不慌慢慢流淌。我和老杨依旧经常见面,与他也越来越熟。一天,我们在山上拍照。结束之际,我提议:“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如何?”老杨一听,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⑧既然如此,我听从了老杨的建议。老杨马上给家里打了电话,让家人多准备几个菜。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果然,色香味俱佳。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异样情况: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

    ⑨天哪,孩子的右臂怎么了?老杨为何也要这样?这一连串问题闪现在我脑海里……

    ⑩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意外致残,失去了右手。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杀,老杨每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涌。后来,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感同身受,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

    ⑪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来了两个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跟我妈今天学炒的菜,你尝尝。”望着儿子炒的菜,老杨很吃惊的样子,渐渐地眼里蓄满了泪水。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⑫这时,儿子用左手又给父亲倒了一杯酒,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⑬望着紧紧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子也湿润了。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啊!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选文的线索是,从记叙顺序来看,第④⑤段属于
    3. (3)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 (4) 文中的老杨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答。
六、作文(40分)
  • 13. ①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请以“  ▲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用上适当的描写;不少于500字,书写要工整,标点要规范。

    ②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礼物。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学识是礼物,难忘的经历、深刻的教训也是礼物....这些礼物,无不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珍贵的财富。请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以“岁月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请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并完成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