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 .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 2.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摩尔根曾说:“当梭伦就任为执政官的时候,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已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了。”“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给雅典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 . 雅典贵族随时有用暴力血洗平民的可能 B . 外部城邦随时有消灭雅典的可能 C . 雅典平民随时有用暴力反抗贵族的可能 D . 雅典城邦随时有发生改革的可能
  • 3.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    )

    ①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②其内容之一是规定无子女者有权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A . ①正确,②不正确 B . ①②都正确 C . ①不正确,②正确 D . ①②都不正确
  • 4.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观察下列图片。在古代雅典有许多关于债务奴隶的壁画、瓶画,这些绘画为后世研究古代希腊债务奴隶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大量相关绘画的存在说明债务奴隶制曾一度在雅典盛行 B . 大量债务奴隶的出现是雅典贵族盘剥平民的历史见证 C . 梭伦通过立法形式禁止债务奴隶制有利于雅典的发展 D . 大量债务奴隶的出现反映出雅典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5.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庇西特拉图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这充分说明(    )
    A . 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 . 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 C . 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 D . 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 6.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
    A . 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 . 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 . 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 . 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 7.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
    A . 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 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 . 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 . 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 8.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
    A . 政治清明 B . 经济发达 C . 民风强悍 D . 矛盾重重
  • 9.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用于经商,而是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
    A . 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 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 . 社会动荡,无法经营
  • 10.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观察下图,从秦朝威武雄壮的兵马俑方阵我们不难想象到秦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秦国军人英勇作战,主要是为了(    )

    A . 结束割据混战,实现国家统一 B . 赢得战争,避免被别国兼并 C . 早日结束战争,赢得时代和平 D . 赢取军功,获得爵位和田宅
  • 11.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有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
    A .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 .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 . 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 . 商鞅奢侈浪费
  • 12.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 秦人素来剽悍 B .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 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
  • 13.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

    A . 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 . 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 . 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 . 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 14.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曾大量任用汉人为官。太武帝以汉人崔浩为司徒,掌管选举。431年,崔浩将北方大族名士如范阳卢玄、博陵崔绰等数百人全部“差次叙用”,创造了北魏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纪录。北魏统治者大量任用汉人的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不包括(    )
    A . 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B .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 C . 完成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 . 客观上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
  • 15.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
    A .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 .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 .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 .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 16.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史学界普遍认为,北魏门阀制度的建立,对北魏的统治非常有利,这主要是因为实行该制度(    )
    A . 对全面学习汉族文化非常有利 B . 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D . 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进一步合流
  • 17. (2023高二上·滁州月考)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
    A .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 .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 .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 .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 18.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魏孝文帝非常注重推崇中原的儒家文化,他建立孔子庙,举办祭孔活动。其做法的目的不包括(    )
    A . 吸收汉族文化以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B . 弘扬儒家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 . 学习汉族文化以推进其改革的发展 D . 传承儒家文化以丰富中原文化的内涵
  • 19.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 . 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 .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 .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 .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 20.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河南濮阳有座回銮碑(如图),上有宋真宗关于亲征胜辽的赋诗。下列与该碑相关的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 . 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 . 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 . 扩大了北宋统治区域 D . 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 21.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宋史》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 B . 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 C . 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 D . 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
  • 22.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王安石在向宋神宗呈送的《言事书》中说:“汉之张角,三十六方同日而起,而所在郡国,未能发其谋;唐之黄巢,横行天下,而所至将吏无敢与之抗者。汉、唐之所以亡,祸自此始。”他是要说明(    )
    A . 农民起义具有很大的威力 B . 汉唐的灭亡是由于发生了农民起义 C . 避免农民起义是不现实的 D . 统治者不改革就会重蹈前朝的覆辙
  • 23.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
    A . 均输法、市易法 B .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 .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D . 青苗法、免役法
  • 24.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王安石变法前,某地主只需向政府交纳379缗的地税。王安石变法时,他却要向政府缴纳1553缗的地税。这主要是因为(   )
    A . 王安石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 B . 方田均税法清查出了原先隐瞒的地产 C . 政府借变法向地主们勒索财富 D . 王安石把政府土地分配给地主耕种
  • 25.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他这样做是为了(    )
    A . 尊崇儒家思想 B . 选拔实用人才 C . 笼络广大士人 D . 打击地主官僚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8一前6世纪,贵族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者院它拥有非常广泛的权カ,色括有权选举和制裁执政官。议员为终身任职,执政官卸任后自动成为议员。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原来的部落成员大会转化而来。公民大会由城邦中的成年男性公民组成,负责处理城邦的立法、选举、宣战、和等重大事务,但在初期实际上只是贵族政治的附属品。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雅典最高权力机构,它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级的人不得竞选各级官职…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参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前8-前6世纪元老院与公民大会的关系及反映的本质问题。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对元老院冲击较大的两项措施,并做简要评价。
  • 27.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

    ——摘编自《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
    3. (3) 上述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 28.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突出特征以及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
    2. (2) 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
  • 29.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 “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 “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庵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俸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度除,而应“不均者均之”, “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材政通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吏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危害。
    2. (2) 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评范仲淹的主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