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1.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ān)     然(chù)    者(guān)    盗(tuó) B . 霜(pī) 畏(xǐ) 狡(huì) 少不事(gēng) C . 发(jī) 迤(lì) 央(miǎn)   横流(sì) D . (zhuàn) 会(wù) 孝(tì)  觫(hú)
  • 2.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嫁奁  谬种   世外桃园   繁芜从杂 B . 刀俎    湮没   沸反盈天 以乱易整 C . 哂笑    咫尺   素车白马   筹躇满志 D . 会晤    歆享   安然无恙 不胜杯勺
  • 3.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嫦娥五号轨道器已进入日地L1点附近的周期轨道,成为首颗我国进入日地L1点周期轨道的航天器。 B . 三星堆遗址是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C . 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不仅我们要铭记昨日的屈辱和苦难,而且要承担今日的责任与使命。 D .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 4.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有关研究显示,近十余年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长此以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相关部门不可        。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原因复杂多样。不少家长表示,课外培训机构的繁重作业是学生睡眠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形式布置额外作业。

    对此,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王涛副校长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严控课外辅导班的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及作业布置数量;另一方面,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建立作业管理家校社会协同机制,各中小学校应        宣传力度,引导家长        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充分        家长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切实监管学生课外辅导作业情况,避免出现“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情况。睡眠是生命的滋补品,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学生拥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是学得更好、后劲更足的保障。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掉以轻心      加强      树立      发扬 B . 不以为然      加强      确立      发扬 C . 掉以轻心      加大      树立      发挥 D . 不以为然      加大      确立      发挥
    2. (2) 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 . 秦时明月汉时关。 D .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二、古诗文阅读(46分)
  • 5.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文言文阅读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遏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敞邑,敢犒从者。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左传》)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D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2. (2) 下列对课文及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秦、晋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B .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骄横傲慢的态度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等情况,作者都只字未提,但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作了详细交代。 C . 蹇叔向秦穆公提出伐郑的不利因素,秦穆公依然坚持己见,蹇叔哭送秦师,并预言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死在这次征战中。 D . 郑国商人弦高路遇袭郑的秦军,于是冒充郑国的代表犒劳秦军,以示郑国已预知秦国的来袭。同时,他又派人回郑国禀告.
    3. (3)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6.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 , 以哙为舍人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 , 沛公事几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 , 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 (1) 下列句子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 独与一宦者绝                 为之四 B . 无有闭关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C . 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     人之力而弊之 D . 沛公事几                     有甚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舍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后为官职名称,如秦汉设太子舍人。文中指后者。 B . 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C .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 . 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 . 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 . 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 .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 7.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四句主要围绕“春还”二字来描写早春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还”的喜悦之情。 B . 第二句中“访”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传达出诗人急不可待地去探究春天归否的诗情。 C . 三四句中,前句以时间起,后句以空间起,先实后虚,色彩明艳,写出春色之美。 D . 七八句写诗人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静待友人来痛饮,表明邀请的殷切之情。
    2. (2) 五六句是如何来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 8.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描写曾皙神态从容,又表现其回答老师问题时态度恭敬的一句是:“,铿尔,。”
    2. (2)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动人场景。
    3. (3)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最能体现作者这种关心国家大事,心系黎民百姓的胸怀的一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 9.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意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中运用得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依笔者看,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来说,未必是好事。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因此,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

      “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命题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无论如何引申理解,刘勰此语都是对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这是确定无疑的。整篇《神思》都是在讲作家创作思维的运行规律和过程。

      关于“神思”,或者称之为“灵感”“想象”“构思”,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笔者认为:“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包括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态的概念。“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

    “形象”是指体现在作品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而“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形象,这恰恰是“形象”与“意象”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包括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而把这三者综合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还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虽然主观因素更浓,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学理论基础》)这已经把“形象”的性质说得很清楚了。“形象”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读者的审美阅读,可以呈现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

    笔者认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

    (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

    材料二:

    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 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书中常常围绕一个艺术形象出现许多对其性格命运身份起映带、点缀或暗喻作用的诗化意象。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 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 它们在书中不是散漫化的随心所欲地放置, 而似一面面小镜片, 各有各的投射点,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 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

    譬如,书中有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为人物性格命运服务的诗化意象, 一般都考虑到形象本身的基调特质, 都从特质出发,往往构成相对的联系性或类同性。比如黛玉这个悲剧人物,围绕她出现了两个系列性的诗化意象:一个是由历史化的人物构成的诗化意象,如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等;另一个是自然意象,如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两个系列的意象都含有一种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内蕴, 所以这些意象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类性联系。

    但在人物创造中, 随情节发展和场面推移, 也出现一些随机拈来的诗化意象, 它们对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性情、情趣也起到映带作用。把这些随机安设的诗化意象罗列起来, 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或外在的类性联系, 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除了上面列举的以外, 还有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它们出现在人物活动的具体过程中, 对人物的气性、命运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有具体的指示或暗寓。但是,若硬要寻找它们之间的“类性联系”, 就不免附会了。

    (摘编自王政《论〈红楼梦〉中“形象本体”与对应意象的关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代论著中,有时可用“意象”取代“形象”,但不能把二者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 B .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 C . 读者若想获得作品文本中的形象,需要阅读作品文字,并形成自己的审美阅读经验。 D . 仙草、司马牛等几个意象之间虽无类性联系,但是对黛玉形象都有各自的映带作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引用《神思》中的语句以清楚阐释“意象”的内涵,据此可以判断,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 B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江水以及磅礴阔大的意境都是杜甫为后世读者留下的文学形象。 C . 《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 D . 《红楼梦》中的诗化意象有着透示人物性格命运作用,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
    3. (3) 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意象”和“形象”?
    4. (4) 两则材料在提出论题之后,分别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 10.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雷雨(节选)

    曹 禺

    (阅读导引)周萍和鲁四凤实际上是兄妹关系。知道这一切的只有鲁侍萍,她现在准备自己咽下这生活的苦酒,让周萍和鲁四凤远远离开这里。

    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周蘩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周蘩漪 (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周蘩漪 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周蘩漪 (惊)什么?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周蘩漪 (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 嗯。(烦厌地)蘩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周蘩漪 天哪!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昏乱,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这时蘩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逐渐地使她同情周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不自主地愧恨地望着自己的冲儿。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尊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鲁四凤 (向母痛苦地)哦,妈!

    周朴园 (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周 萍 (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 (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 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 (不语,抽咽)

    周蘩漪 (笑向周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

    周 萍 (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四凤,指她)你——

    鲁四凤 (与周萍互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

    周萍扑在沙发上,鲁妈死气沉沉地立着。

    周蘩漪 (急喊)四凤!四凤!(转向周冲)冲儿,她的样子不大对,你赶快出去看她。

    周冲由中门跑下,喊四凤。

    周朴园 (至周萍前)萍儿,这是怎么回事?

    周 萍 (突然)爸,您不该生我!(跑,由饭厅下)

    远处听见四凤的惨叫声,周冲狂呼四凤,过后周冲也发出惨叫。

    鲁侍萍 (同时叫)四凤,你怎么啦!

    周蘩漪 (同时叫)我的孩子,我的冲儿!

    二人同由中门跑出。

    周朴园 (急走至窗前拉开窗幕,颤声)怎么?怎么?

    仆人由中门跑上。

    仆 人 (喘)老爷!

    周朴园 快说,怎么啦?

    仆 人 (急不成声)四凤……死了……

    周朴园 (急)二少爷呢?

    仆 人 也……也死了。

    周朴园 (颤声)不,不,怎……么?

    仆 人 四凤碰着那条走电的电线。二少爷不知道,赶紧拉了一把,两个人一块儿中电死了。

    周朴园 (几晕)这不会。这,这——这不能够,不能够!

    朴园与仆人跑下。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剧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静寂”,欲“静”先动,起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即一个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在这场戏中爆发。 B .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中“倨傲地”反映人物心理,表现周蘩漪以为此刻利用周朴园来阻止周萍与鲁四凤结合能稳操胜券的得意神态。 C . “(明白地)怎么——”中“怎么”的潜台词是周朴园几乎脱口而出的责问:周萍你怎么也走了上了我30年前的路?你怎么爱上了同母异父的鲁四凤? D . 尽管鲁侍萍以最大的勇气独自吞咽着儿女们为她酿制的苦酒,但一场势不可挡的“雷雨”摧毁了一切,将鲁侍萍推向更大的深渊。
    2. (2) 文中画线句子反映出蘩漪的什么意图?
    3. (3) 这部戏剧的标题“雷雨”有着怎样的作用?试联系全剧内容进行分析。
四、作文(60分)
  • 11. (2022高一下·福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