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县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则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在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在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臬,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一味以当下的强势文明作为模板去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文明的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

    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只有牢固持守并切实践履这一核心理念,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复兴才是高标准的。反过来说,缺失这种核心取向的文明复兴只能是虚假的复兴。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局限,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展现出当代与未来中华文明博大的格局。

    逐步创生新的文明后,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元素,对人类文明给予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同样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罗素曾说过,如果中国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把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与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文明,那么,中国对世界可谓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给了人类全新的希望。这些话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富有启迪。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得失,而应将自己的复兴同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自我发展和人类进步相互促进。

    (摘编自郭湛、刘志洪《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取向》)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文明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才能复兴,所以"梦回唐朝"的复古并不可取。 B . 中国近代的改良者在理论上明白不能复制外来文明,在实践中却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 C . 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要靠文明的自我创新而不是复现,所以"新兴"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D . 复兴后的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文明的模式,引领其他文明按照这种模式建构和发展。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接着针对传承、创新和引领分别展开论述。 B . 近代改良者的阐述用的是例证法,反向证明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中华文明才能实现复兴的观点。 C . 第五段论述了现今的主导文明已不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复兴后的中华文明将会更为优越和高级。 D . 文章针对性强,既有对现实中复古和全盘西化倾向的批判,也有对中华文明复兴的展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作为中华文明复兴具体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完全符合此要义。 B . 中华文明再造和创新的过程,包含着对中西方文明的扬弃,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符合。 C . 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罗素已经预见和论证,但他对中华民族会征服异族的担心是没有道理的。 D . 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应该具有博大的格局和世界眼光,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 促进自身和人类的共同进步。
  • 2.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创作的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而来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堂斗诗”的情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发展。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泛凝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拥有观念上后来居上和技术上弯道超车的优势。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产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到充分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和强烈影响,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是其重要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材料三: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历史。《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段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表达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

    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向《木兰诗》致敬,《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蕴含着“生命如同蝼蚁”的观念,跳舞的小说弘扬“丛林法则”等。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作品,模仿文学史上的经典进行创作, 这种文学样式得以日益繁荣。 B . 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原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他们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用和转化,得到读者的认可。 C . 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既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D . 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审美元素等诸多方面都超越了传统文学。
    2. (2) 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悟空传》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对故事重新架构,对人物进行重新解读,贴合时代风格,是该作品的亮点。 B .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个人观点讲述历史,是网络化历史叙事的代表性作品。 C . 《巫神纪》以传说中的"巫"为对象,结合中国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虚构了一个上古世界, 是一部颇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热血玄幻作品。 D . 《大江东去》用改革开放四十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题材制造了爽点,剧情错杂, 人物有血有肉,主题发人深省。
    3. (3)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 3.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各题

    匠心

    李广

    乾隆二十八年,腊月初六清早,雪后初霁,玉雕师傅陈唯友推开大门,发现门楼下蜷卧着一个少年,伸手一探,气若游丝。忙唤徒弟们将人抬至屋内,加覆棉被,喂饮热汤,良久少年方才醒来。少年乃徽州人氏,年方十四,家乡连年遭旱,家人皆饿死,少年流落到苏州城,恰逢连日风雪,饥寒交迫昏死在陈家门口。

    不几日,那少年气色缓和过来。再见之时,少年纳头便拜:“恩人在上,受程准一拜。”

    陈师傅急忙搀起:“孩子,世道艰难,焉能见死不救?不知今后作何打算?”

    那少年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恩人念我手脚齐备,舍得下气力,收我为徒,他日学得一技之长,以报恩情之一二。”

    陈唯友沉吟了片刻。他心里清楚,玉雕乃大技艺,虽勤能补拙,但要成为良匠,无天资禀赋不能达。但转念一想,自己膝下无子女,眼下几个徒弟无出色之辈,如此下去,自己的一身绝技岂不失传?这孩子举手投足颇有气度,不如暂时将他留下。

    程准感激涕零,当下行了拜师大礼。不久陈唯友便发现,这程准不仅天资聪慧,悟性极高,而且踏实勤奋,肯下苦功,不出两年,竟学完了师兄们五年才学完的基本功,陈老先生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两年头上,陈唯友要徒弟们各尽所学,做一件作品相互鉴赏。程准连续几日闭门不出,最后用满是血泡的双手给师傅捧出了一件羊羔跪乳的玉件,虽稍显稚嫩,却已初见功力,苏州城内的几位先生看后皆赞赏有加,陈师傅点了点头,说了句:“留下吧!”

    自此,陈师傅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那程准也不负师望,技艺精进,未出五年,便在苏州城内声名鹊起。

    乾隆四十一年,朝廷征召玉雕贡品。程准精选上好玉料,下了整整半年功夫制作出一件作品,取名“丹凤朝阳”,寓意大统,业内人士皆称精品,程准也颇为自豪,对贡品头筹志在必得。未料陈师傅力阻程准将作品送往京城。坊间议论纷纷,但程准并未辩驳,默默地将玉雕收起,跟着师傅回了家。

    此后,程准更一心一意跟着师傅学习技艺,凡构思动工之前,必先同陈师傅商讨一番。

    陈师傅初不以为意,后多次看到程准抱臂犹豫,陈师傅大骇,嘱程准今后创作不要再来找他,按己意行事即可,但程准退缩之态并无改观。

    不久后的一日清晨,陈师傅忽称自己那把祖传的楠木刻刀被盗,一口咬定窃刀之人就是程准。程准大呼冤枉,但陈师傅不为所动。两天后,将程准逐出师门。程准不再申辩,向师傅磕了三个响头含泪离去。

    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已经名动海内的玉雕大师程准接到下人禀报:陈老先生病重,恐怕时日无多。程准星夜赶赴苏州。恩师榻前,程准再行师徒大礼。

    “那把刻刀并没有丢。当年为师只是要寻一个借口将你赶出去。那件丹凤朝阳雕琢固然精细,但奉迎之意过浓,境界不高,此匠人之忌也。我对你百般阻挠,只为让你去除一些雕琢之气,然经此事,你信心大挫,却让为师没有料到。你的技艺已臻完美,只有把你赶出去,才能助你成为一代巨匠。实在是委屈你了。”

    程准早已泪如雨下。陈老先生吩咐将那把楠木刻刀取来,颤巍巍地交到程准手上,溘然长逝。

    乌黑油亮的刀柄上,深深地镌刻着八个小字: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标题内涵丰富,"匠心"既指成为良匠应具备的高超技艺和优秀品质,又指陈师傅培养程准助其成为巨匠的一番苦心。 B . 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如程准和师兄们的对比、陈师傅和业内其他人士的对比、程准和陈师傅的对比等。 C .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用满是血泡的双手"捧出了"羊羔跪乳的玉件",体现程准能吃苦,有感恩之心,也初见程准雕刻功力。 D . 小说富有传奇色彩,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用从容的笔调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工匠精神的独到理解。
    2. (2) 小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程准拜师之前的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陈师傅,也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程准,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苏珦,雍州蓝田人。中明经第,调鄠尉。时李义琰为雍州长史,鄠多讼,日至长史府,珦裁决明办,自是无诉者。义琰异之,顾听事曰:“此公坐也,恨吾齿晚,不及见。”

    垂拱初,为监察御史。武后杀韩、鲁诸王,付珦密牒按讯,珦推之无状。或言珦助韩、鲁者,后诘之,挺议无所挠,后不悦曰:“卿,大雅士,此狱不足诿卿。”即诏监军河西。五迁右司郎中。御史王弘义附来俊臣为酷,世畏疾,莫敢触其锋。会督伐材于虢,笞督过程,人多死,珦按奏,弘义坐免。迁给事中,进左肃政台御史大夫。后营大像白司马坂,糜用亿计,珦上疏切谏,见纳。

    中宗将斩韦月将珦执据时令不可以大戮忤三思意改右台俄出为岐州刺史。复为右台大夫。会节愍太子败,诏株索支党。时睿宗居籓,为狱辞牵逮,珦密启保辩,亦会宰相开陈,帝感悟,

    多所含贷。擢户部尚书,封河内郡公。以检校太子詹事致仕。卒,年八十一,赠兗州都督,谥曰文。

    子晋,数岁知为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颍叔、秘书少监王绍宗叹曰:“后来之王粲也。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为中书舍人。玄宗监国,所下制命,多晋及贾曾稿。屡献谠言,天子嘉允。出为泗州刺史,以珦老,请解职奉养。珦卒,历户部侍郎,袭爵,迁吏部。始,晋与洛人张循之、仲之兄弟善,而二人以学显。循之上书忤武后,见杀。仲之神龙中谋去武三思,为宋之愻等所发,死,晋厚抚其子渐,为营婚宦。晋卒,渐丧之若诸父云。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有删改)

    〔注〕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宗将斩韦月将/珦执据/时令不可以大戮/忤三思/意改右台/俄出为岐州刺史 B . 中宗将斩韦月将/珦执据时令不可以大戮/忤三思意/改右台/俄出为岐州刺史 C . 中宗将斩韦月将/珦执据/时令不可以大戮/忤三思意/改右台俄/出为岐州刺史 D . 中宗将斩韦月将/珦执据时令不可以大戮/忤三思/意改右台俄/出为岐州刺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必须通晓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 垂拱,是年号名,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 C . 检校,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事职责,相当于“代理”官职。“权”“兼”“领”“擢”“署”都有此义。 D . 卒,指大夫死,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叫法不同。“崩”指帝王或皇太后之死,“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不禄”称士之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珦断案英明。当时鄠地诉讼案件多,苏珦担任鄠尉,到任后英明裁决,百姓信服,就再没有告状的人了。 B . 苏珦嫉恶如仇,正直敢谏。御史王弘义做恶,世人所畏惧,在监督伐木时,造成多人死亡,苏珦考察上奏朝廷,王弘义因此获罪免职。 C . 苏珦急他人所急。睿宗在封地时,被获罪者的供词牵连,全赖苏珦密奏朝廷,为睿宗辩说,皇帝感悟,才宽恕了睿宗。 D . 苏珦子苏晋,才德兼备。年少就有王粲之才,屡献正直之言,而受到天子的赞誉。其友死后,抚育其子,并为其子张罗结婚和做官之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义琰异之,顾听事曰:“此公坐也,恨吾齿晚,不及见。”

      ②后诘之,挺议无所挠,后不悦曰:“卿,大雅士,此狱不足诿卿。”

  • 5.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完成各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押送回长安。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和自己沉重的心情;用"独"写出环境的险恶,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心情。 B . "瓢弃樽无绿"一句,"绿"代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 .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求。 D . 尾联中,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 (2) 诗歌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 6.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
    2. (2) 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很,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 (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三、语言表达(20)
  • 7.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前倾尽所有,一物不曾留与自己;死后捐献遗体,一粒尘埃也不带走——他,就是方敬,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现代乡贤。26年来他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倍受尊崇的“新乡贤”。

    “一箪食一瓢饮、一卷书一支笔”,( )

    从童年开始,方敬就和母亲在纷飞的炮火_____________中,艰难度日。高中时,他总是在饥肠辘辘中读书。了解这一情况后,班主任胡景清老师经常给他做午饭、买文具,还_____________地教给他做人的道理。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打破了生活的困境。方敬勤学苦读,后来考上大学,最终如愿成为一名教师。工作后,每年他都要捐资助学,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又倾尽所有,在当地的宋庄中学以自己恩师的名字设立“景清奖学金”,先后资助260名贫困学子步入高等院校。几十年来,他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激发了乡民们崇教尚学的热情。

    从胡景清到方敬,又从方敬到受资助的学生,人间有爱,薪火相传。大家纷纷学方敬,敬乡贤,作表率,尊师重教在当地_____________。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生动而形象 B . 这句生动形象的话,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 C . 这位长者的一生正如这句话一般生动形象 D . 这位长者的一生印证了这句生动形象的话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颠沛流离      语重心长      始终如一      蔚然成风 B . 流离失所      苦口婆心      始终如一      蔚为大观 C . 颠沛流离      语重心长      一如既往      蔚为大观 D . 流离失所      苦口婆心      一如既往      蔚然成风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他克服了生活的困境,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B . 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使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C . 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摆脱了生活的困境。 D . 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摆脱了生活的困境,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 8.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色彩心理学认为不同色彩有不同的含义,会引起人不同的心理反应。请将下面关于色彩心理的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 9.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部分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XX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

    自荐人:XXX

    X年X月X日

四、材料作文(60分)
  • 10. (2022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座右铭”语出《文选·崔瑗<座右铭>》,是中国人修身传统的具体体现。座右铭中,有的是官箴,提醒为官者以廉自警、就正有道;有的是劝学,鞭策为学者锲而不舍、自强不息。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座右铭是刻于三味书屋课桌上的“早”;毛泽东青年时期以“贵有恒,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为座右铭。吉鸿昌的座右铭是烧制在饭碗上的“做官即不许发财”;徐悲鸿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叶挺的座右铭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柴泽俊的座右铭是“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勤奋耕耘,默默奉献”;黄旭华的座右铭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话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