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2021届九下学期科学综合测试...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1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
    A . 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中 B . 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C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 . 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 2. 下列谚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 B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 . 白化苗(不含叶绿素)在光照的条件下转化为绿色 B . 蝌蚪变成青蛙 C . 矮小的始祖马演化成高大的现代马 D . 千年古莲子萌发成幼苗
  • 4.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途径的是(   )
    A . 定期消毒 B . 测量体温 C . 勤于洗手 D . 隔开餐桌
  • 5.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 恶性肿瘤 B . 糖尿病  C . 艾滋病 D . 白化病
  • 7. 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 . 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 . 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 . 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 B .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C .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 D .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地留在生产者体内
  • 9. 以下关于某区域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 . 宏达学校内的所有植物 B . 东山上所有的鸟类 C . 海宁市区所有的人 D . 鹃湖内所有的生物
  • 10. 新型冠状肺炎这种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病毒是传染源 B . 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C . 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 . 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 11. 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性。冬天,槐树的叶子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松树比槐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 . 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 12.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 研究气压和流速实验 B . 米勒实验 C . 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 . 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 13. 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c与b间是捕食关系 B .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 . 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 D .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
  • 14. 将甲种小鼠和乙种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种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种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红肿,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种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 . 抗体具有特异性 B . 乙种小鼠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C . 乙种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D . a小鼠体内已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 15.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 . 农药的使用使害虫发生了定向变异 D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16--21题每空1分,22--23题每空2分,共30分)
  • 16. 某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近几年鸟叫声不知不觉多了起来,麻雀、家燕、喜鹊、黄鹂等随处可见。
    1. (1) 公园内所有麻雀个体的总和是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2)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麻雀属于
    3. (3) 公园内动植物种类越多,该公园生态系统越。(填“稳定”、“不稳定”)
  • 17.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植物及土壤生物固定太阳能的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显示乔木层固定的太阳能(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固定的太阳能,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2. (2) 科学工作者从森林里取了一些肥沃的土壤样本。经观察发现其中有许多生物。据图分析,这些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哪两种成分?
  • 18. 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白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鼠的数量,白鼠所占百分数的最大值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之(填“前”或“后”)。
    2. (2) 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来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体色起作用。
  • 19. 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抗生素药物属于“OTC”吗?
    2. (2) 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这种性状由细菌体内的决定。
    3. (3) 细菌抗药性增强是的结果。
    4. (4) 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 . 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 . 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 . 得病毒性感冒时不需要服用 D . 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 20.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的科研人员针对病毒溯源、感染机制和治疗方案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1. (1) 蝙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基本没有交集,其体内的很多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有科学家      研究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演化出具      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因此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2. (2) 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寄希望于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早日上市。但相对于细      菌等其他病原体,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中,因此很难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而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    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    接种后其体内是否具有相应的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 21. 研究发现,直系血亲间输血会使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几率大大增加。该病是由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而发生的一种反应,死亡率极高。因此医学上不建议直系血亲间输血。
    1. (1) 直系血亲之间具有相似的性状,这种现象称
    2. (2) 下列人体的各种免疫与人体对GVHD的免疫方式不同的有

      A.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

      B.给刚出生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C.酸性的胃液杀死入侵胃里的病菌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

  • 22.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1) 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2) 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有可能接近7的生态瓶是。(填字母标号)
    3. (3) 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
    4. (4) 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 23.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最近的测量发现哈勃常数在变大,这说明宇宙在(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膨胀。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24. 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能进入血液。如图甲是2020年1~2月份11个地区PM2.5均值。为了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小时后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图乙。细胞活力相对值越大,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越小。

    1. (1) 仅仅由图甲PM2.5均值,能不能得出嘉兴2020年1~2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好?
    2. (2) 图乙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越高,细胞活力越
    3. (3) 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高,长期接触汽车尾气人群的T淋巴细胞具有的(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会产生障碍,导致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 25.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6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尼达姆的实验(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3) 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的猜想。
    4. (4) 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填“会”或“不会”)出        现微生物。
  • 26. 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组:质量为10 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饲养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 mL蒸馏水 2 mL蒸馏水 2 mL蒸馏水 2 mL蒸馏水 2 mL蒸馏水 2 mL茶多酚溶液

    第二步: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且适量的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第三步: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 (1)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得出的结论
    3. (3) 第46~90天,A、C两组实验形成对照。(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27题8分、28题4分、29题8分,共20分)
  • 27. (2020·嘉兴) 近年来,我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是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1. (1) 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 A 代表的是。 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2. (2)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垃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3. (3) 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通过条食物链流入鱼中。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28. 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      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    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       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下表。

    箭环蝶停留数(只)

    清水

    0.5%白酒

    0.5%蔗糖水

    0.5%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1. (1) 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2. (2) 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右图)。你的解释是
  • 29. 利用垃圾发电可缓解城市垃圾过多带来的问题,如图是某垃圾发电厂综合利用垃圾的主要流程:

    1. (1) 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有     
      A . 垃圾发电厂可以有效地处理所有垃圾,并且没有任何污染 B . 垃圾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对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 C . 生活中的垃圾可以随意丢弃,因为它们很快都能被自然界分解
    2. (2) 发电厂利用部分电能来电解水,现要制得0.2吨氢气,需要电解多少吨水?(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 (3) 研究表明,每燃烧1吨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00千瓦时,某垃圾发电厂有1台功率为6.0×103千瓦的发电机,若它每天正常工作10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