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追封的谥号 |
道光皇帝 | 忠文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
咸丰皇帝 | 忠文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 |
同治皇帝 | 忠文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关圣大帝 |
光绪皇帝 | 忠文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
企业名称 | 记载工人人数的年份 | 工人人数 |
开平煤矿 | 1889 | 3000 |
汉阳铁厂 | 1891 | 3000 |
湖北织布局 | 1893 | 2000-3000 |
天津机器局 | 1884 | 约2000 |
福州船政局 | 1874 | 2000 |
…… | …… | …… |
继昌隆缫丝厂 | 1873 | 600-700 |
上海坤记丝厂 | 1884 | 500 |
上海正和丝厂 | 1894 | 400 |
这表明,晚清时期( )
新中国成立后 | 战争的危险性是一直存在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经道在解睫,并在国内做好早打,大打及打核战争的准备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但不是“道在眉睫”,有可能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 |
20世纪80年代中期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 |
这种变化( )
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府面对成在肆虐的鼠疫,并没有完全惊慌失措,而是依靠严密、完善的措施和体制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在这场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战争”中,英国政府机构、官员与民众都表现出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空前团结的动人精神画面,推动了防疫斗争的有序进行。该时期的英国之所以敢于正视防疫问题,不惜花费大量人、财,物与疫病进行积极抗争,也与社会理性、良好的思想氛围有很大关系。此时,瘟疫已不再被社会承认为“天谴”的产物,政府也不再是某个家族的私有产物。这种理性现念有利于树立与疫病抗争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保证集体防疫运动的持久进行。
——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
材料二 1838年,伦敦瘟疫猖獗,英国政府专门组建大城镇和人口稠密地区卫生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了大量调查,并起草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于1844年公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惊醒了有头脑的人们,并且对卫生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导致了1848年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和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的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例如,19世纪60年代的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材料一 1910年民政部核定奏准的交通《违警律》,是第一部完整的仿照西方设立的公共交通法规,其根本原则是限制个人随意性,保障公众利益。其中9项严重“违警罪”为:“一、于私有地界内当通行之处有沟并及坎穴等不设覆盖及防围者……三、乘自行车不设铃号者。四、夜中无灯火疾驱本马者。五、以木石堆积道路,不设防围或疏于标识点灯者。……七、未经官准于路分河岸等处设开店棚者。八、毁损道路桥梁之题志及一切禁止通行或指引道路之标识等类者。九、渡船桥梁等曾经官暑定有通行费之处,而于定数以上和行加索,或做阻通行者。”
——摘纸自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1959年,公安部和其他部门联合顾发了《关于城市交通规则的补充规定(草稿)》,明确规定,车辆装载不准超过规定的重量,小型汽车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客运汽车只准拖挂一辆,自行车在转弯时要伸手示意等,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分别公布了《机动本管理办法》和《公路交通规则》,把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分割开来,分别制定了法规。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于1986年10月决定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全国城乡道路的交通管理由公安部门统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年3月9日)《道路交通事政处理办法》(1991年9月22日)等一批重要的交通法规也相继出台。
——摘编自起纳强《我国道路交通法规的形成》
材料一 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殖民政策,主要是政治上的移植性和经济上的重商主义。由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经济水平还相当落后。各宗主国推行的保护关税和航海条例等,都是贸易垄断政策的产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凭借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以炮舰开路,强制实行不平等贸易,使更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之以经济附度身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作系。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列强为了追逐条断性高额利润,把“过剩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以实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的控制。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材料二 从20世纪初开始,一系列的发展日渐削弱了欧洲在全球的霜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在经济上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亚洲和非洲独立运动中的很多知识分子和政治领导都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教育,接受过自由、自决和民族主权的现念。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世界里的人民为赢得独立以及为赢得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下列历史名著在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
《风俗论》 |
1756年 |
伙尔泰致力于满露板延的黑暗和腐朽,反对宝教组热。他书写了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起和平等态度 |
英国史学家 汤恩比 |
《历史研究》 |
1939----1961年 |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汤恩比,深感战争的残酷,他以文明为研究单位,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不仅从时间的纵向层次考察了人类历史,而且还在各个文明地理分布的横向层面保持了“一种公允的、平衡的全球观” |
美国历史学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1970年 |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作者从全球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上。 |
从“史学研究与历史发展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取论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