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bēi!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控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一一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艮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 , 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傅雷家书》节选)
谀词() 谦bēi() 扶掖(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A】还可促进民族乃至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B】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①请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写一种清明习俗:
②【A】处划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③【B】处划线句中有一个词搭配当,应将“”改为“”。
大别山旅游交通图
上联:鲜花献英烈
下联:
常忆老家皮影戏
孙守云
①我生在黑龙江望奎县,这儿的皮影戏很有名。我小时候就喜欢看皮影戏,人们都叫它“驴皮影”。手艺人用驴皮刻成影人子,影人子都是按戏里的人物模样刻的,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影人子按照图样儿刻完了,再涂上鲜艳的色彩。然后把胳膊腿儿都用细皮条或铁丝串到身子上,和真人一样,关节都是能活动的,不然做不了动作。做得细致的人物,要由头茬儿等十一个或者更多部件拼成。影人子不一定都用驴皮做,牛皮、羊皮也行。拼成的影人子用秫秆儿夹起来,特别好看。
②这些都是母亲给我讲的,具体手艺人是怎么做的,我其实不大清楚。【甲】戏班来到屯子我才知道,皮影真是又好玩又好看,内容还那么丰富,我一看就上瘾。天天太阳都没下山,我就去占位子了。一看大半宿,第二天早上两只小眼睛通红。伙伴们笑话我:“驴皮造反,兔子熬眼。”我才不管当不当兔子,照样场场不落。母亲说,问问影匠们要不要小孩儿,要的话,就让我老姑娘跟去吧——她好天天看皮影!
③这伙儿影匠,我记事起他们就唱皮影戏,远近闻名。领队的老辛是唱黑头的,大家都叫他老辛,我不知道他的大名。拿下人子的小罗名叫罗学文,是唱小嗓的;拿上人子的有位姓周的,是唱文生的。这三位影匠唱得特别好。南村北屯的都排号儿来接,戏班子一宿也没有空着的时候。
④每年秋天,庄稼一上场院,屯里就去接影匠来唱皮影戏,一唱就唱二十多天,最少也要唱十五天。那时候,小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于是我一门心思都在皮影戏上。队上还没去接皮影戏的时候,我和几个孩子就已经开始盼了。【乙】等到皮影戏来了,我们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围过去等开场。看到那几个人把影台子搭上,把影窗立起,我的内心别提有多期待了。
⑤队长点了戏,是《三国演义》,影匠把影人子选好就开演。皮影儿太有意思了,演得好像真人真事似的。唱小嗓的,离老远都听得见,那声音甚至让我想到钻天的燕子。
⑥【丙】父亲不能去看皮影,因为家中得有个人看家。我一回到家里,父亲就问我演到哪儿了,母亲就说,让你老姑娘给你讲讲吧。我每晚看完皮影,白天都给父亲讲一遍。我怕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忘,于是向姐姐要了一个黄纸本、三个铅笔头,把每晚看的皮影内容都记下来。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就用笔把它画成小影儿,像漫画一样记录下来。刘备三顾茅庐、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张飞喊断当阳桥,还有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等等,我把人物、内容都画下来,准备慢慢地讲给父亲听。
⑦【丁】我看皮影真是入了迷、上了瘾。有一次我脚脖子扭伤了,走路都费劲,晚上还想去看皮影戏。父亲不让我去,我就哭,说啥都得去。正好堂嫂的哥哥在我家,他说去就去吧,我照顾她。去时我拄个棍子,一瘸一拐总算磨蹭到了。可回时我疼得根本动不了,是堂嫂的哥哥把我给背了回来。后来姐姐结婚了,姐夫领着我们一群小孩儿,晚上去看皮影戏,回来前他总是先点数儿,数儿全对了,再往回走。
⑧成家后,我就很少再去看皮影戏了,好像皮影戏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看的有限的几回皮影戏,我也没有再画。现在算下来,快有六十年没好好看驴皮影了。有一次,儿子的朋友听说我喜欢看皮影戏,就专门拿些影碟送给我。儿子还特意把电脑拿回来,留在家里专门让我看皮影。
⑨成家时,画皮影的漫画本没有拿。后来我回家去找,却已经找不到了。儿子说,这个本子如果能留到今天,可就是咱家的一件传家宝了!我想想也是,真是有点儿心疼。
(《人民日报》2022年01月08日)
我看皮影真是入了迷、上了瘾。
①我一回到家里,父亲就问我演到哪儿了。
②这个本子如果能留到今天,可就是咱家的一件传家宝了!
武隆地缝记
王祥夫
①上学的时候是学过地理的,这当然是谁都要学的一门课。我们从小就得知道在我们的国土上有哪些高原,有哪些河流,但“地缝”这个词好像从没出现在地理课本上。在重庆武隆,这个词突然间闯进了我的脑海。地缝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景?很想马上进入这个缝儿去体验一下。
②重庆市武隆地缝景区位于仙女山南麓。车在山路上盘来盘去,山上的竹丛间有开花的植物。武隆这里的山形水势皆佳好,处处可入画。
③武隆地缝与武隆天坑从地域上讲都在羊水河大峡谷上,由入口到出口分三个阶段,全长差不多有两公里,这样的长度十分适合游客们寻胜探幽,即使是老年人,从入口走到出口也不会多么累。这条道最窄处仅有一米,两个人要想并肩走过是有困难的。而其有趣正在于它并不开阔,如果开阔了它就只能称作“峡谷”而非“地缝”了。地缝虽然窄,但从地缝底部到顶部据说可达两百米到三百米。这样的地理构造,想必当年只有猎人和采药人才可以出入其间。现在方便多了,地缝内修建了栈道,以方便游人行走。
④我们一行在栈道上慢慢走,耳边是不绝于耳的流水声,流水在地缝底部的乱石间汩汩穿流,水作沉碧色,石上多附有碧翠的菖蒲,名贵的菖蒲品种如“虎须”与“金钱”,这里竟然到处都是,足见这里的水质多么好。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在武隆地缝里我居然看到了开花的菖蒲,在别处我是没有看见过的。金农在他的《石菖蒲·题菖蒲》里这样写道:“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是一家。莫怪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除了各种花花草草,地缝里还随处可见虬龙般的藤萝老树。这里的植物是很值得一提的,我想,如果有人来编一本《武隆地缝植物志》,把地缝里的所有植物一一录入,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⑤在地缝里随着清流一路走下去,一边走一边仰起头看看上边,两边刀切斧劈般的石壁夹着那一线青天,让人顿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在大地的缝隙里,人有时候不过是一只蚂蚁。地缝的底部到顶部设有号称国内第一的室外景区观光电梯,坐电梯到地缝顶部再朝下看,层层叠叠的花草树木山石云岚尽收眼底。
⑥要是不坐电梯上去,只顺着栈道走,还可以穿过那三十多米高的瀑布水帘,这让我想到贵州安顺的黄果树瀑布。武隆地缝里的瀑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那山洪奔泻的气势、那震耳欲聋的声势,但这道瀑布更适合观赏。仰起脸,看瀑布直挂下来,时近正午,阳光从上边直射而下,五彩虹霓时时出现在那瀑布之上。
⑦武隆地缝形成于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它对一般游客而言是个好玩儿的去处,而对地质研究者来说则是研究地质变化的宝贵所在。由此,武隆地缝景区才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⑧来武隆,一旦进入地缝,每个人都好像忽然变成了孩子,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来可以这样亲和。给人们庸常的生活带来一些惊喜、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这也许就是旅游的意义。
(《光明日报》2022年01月21日)
本文是一篇游记,紧扣“”这一特点,作者依次写了武隆地缝奇特的“”汩汩穿流的流水、“”的藤萝老树、刀切斧劈般的石壁、层层叠叠的花草树木山石云岚、“”的瀑布。
好奇急切→→感到渺小→
①在重庆武隆,这个词突然间闯进了我的脑海。
②这条道最窄处仅有一米,两个人要想并肩走过是有困难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
日光下澈 澈:
以其境过清 以:
觉闻繁露坠 觉:
石泉远逾响 逾: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活中,打动我们的东西很多很多:一道舰丽的风景,一抹美丽的色彩,一句暖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热情的援助……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 ▲ , 打动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提示与要求】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