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七下·覃塘期中) 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面积最大的大洲 B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 长河最多的大洲
  • 2.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亚洲岛屿及半岛众多,下列属于亚洲的是(   )

    ①阿拉伯半岛②印度半岛③中南半岛④格陵兰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最多的大洲 B . 北部人口稀疏 C .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D . 季风气候区人口稠密
  • 4.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亚洲的地形特征是(   )
    A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B . 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称为“高原大陆” C . 山地、高原、平原南北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山高原 D . 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边地区
  • 5.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 . 南低北高 B . 中部高,四周低 C . 西高东低 D . 中部低.四周高
  • 6.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位置示意图和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两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 . B . C . D .
    2. (2)  如图箭头所示,丙地所吹的季风也叫(   )
      A . 东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西南风
    3. (3)  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①滑坡②泥石流③洪涝④干旱⑤雪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 7.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亚洲国家众多,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属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是(   )
      A . 中国 B . 日本 C . 印度 D . 菲律宾
    2. (2)  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中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印度是经济发展中的大国 C . 亚洲国家阶级普遍高度发达 D . 亚洲国家的老挝、阿富汗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发达国家
  • 8.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下列国家,属于东南亚内陆国的是(  )

    A . 柬埔寨 B . 老挝 C . 马来西亚 D . 印度尼西亚
  • 9.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下面对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山河南北纵列                    ②山河东西横列

    ③山环水绕                           ④山河相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中东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及领土冲突③争夺石油和水资源④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1七下·覃塘期中) 下列区域中有“工业文明的摇篮”之称的是(   )
    A . 中东 B . 东南亚 C . 欧洲西部 D . 两极地区
  • 12.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读“欧洲西部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欧洲西部甲地气候资料图所示气候特点是(   )
      A . 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B . 夏凉冬温,降水均匀,终年温和湿润 C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光照热量不足
    2. (2)  欧洲西部甲地气候分布区,多数国家的农业(   )
      A . 以种植业为主 B . 以畜牧业为主 C . 以林业为主 D . 以渔业为主
    3. (3)  欧洲西部乙地气候分布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 . 园艺业 B . 畜牧业 C . 淡水渔业 D . 林业
  • 13.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A . 纬度高,气温低 B . 海拔高,光照强 C . 陆地广,风力大 D . 海域小,降水多
    2. (2)  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
      A . 海平面降低 B . 北冰洋面积缩小 C . 海冰面积总趋势是扩大 D . 北冰洋适航范围扩大
    3. (3)  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 .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 . 扩大极地上空臭氧层空洞 C . 大量捕杀极地动物 D . 大量开采极地淡水资源
二、解答题
  • 14.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东临洋,西与欧洲相连,甲是位于亚欧分界线上的山。
    2. (2)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流向特征为,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3. (3) 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试分析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形成的有利条件。(回答一点即可)
  • 15.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A表示海峡,它是连接太平洋与B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 (2) 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3. (3) 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气候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D图所示国家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4. (4) C图所示的著名旅游景点是(   )。
      A . 泰国大皇宫 B . 马来西亚石油双塔 C . 缅甸大金塔 D .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塔
  • 16.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读中东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信息表明,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国家。
    2. (2) 图中有世界最大的半岛半岛。
    3. (3) 本区是世界上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属白种人,说阿拉伯语,普遍信奉教。
    4. (4) 意大利商人从伊朗首都进口大批羊毛地毯,乘商船出霍尔木兹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再经曼德海峡进入海,再经过运河进入地中海回意大利。
  • 17. (2021七下·覃塘期中) 《放眼世界》的成非是中央电视台派往非洲的摄制组成员,他在与家人的微信中提到了他们到过的四个地方(图中用数字①-④所示)。根据地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微信中提到“这里商船云集,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指。(填数字代号及名称)
    2. (2) 右下图及文字是成非在微信中共享的图文,该图文描述的地理景观成因是由于板块运动形成。(挤压,张裂)
    3. (3) “湿季时,成群的狮子、斑马和长颈鹿在这里生活,远处的几棵猴面包树显得格外高大;到了干季,由于降水稀少,草原上万物凋零,一片枯黄。当地国家90%的外汇依靠出口咖啡、可可、玉米和仅有的几种矿产。”成非微信中这段话描写的“当地”是在(填数字),写到的农作物中,原产地不属于非洲的是
    4. (4) 最后,成非描写的非洲主要是指“沙漠以南的非洲”,是种人的发源地。
  • 18. (2021七下·覃塘期中) 读南极地区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曰返回上海,完成考察任务。

    材料二南极地区简图、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图。

    1. (1) 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2018年选址奠基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运送部分建站物资。罗斯海新站的半球位置是半球、南半球。
    2. (2) 若科考船经中山站,再驶往罗斯海新站,行驶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为
    3. (3)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相对适宜在南极科学考察和建设考察站的时间,结合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答出1点即可)
    4. (4) 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如图所示,这样设计是为了(   )
      A . 通风散热 B . 防御动物侵袭 C . 防积雪融水进入 D . 防大风、防积雪掩埋
    5. (5) 自1985年,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了35次科学考察,每次考察都要克服冰障、大风、极寒等困难。我国克服重重困难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是(   )

      ①便于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②彰显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③便于研究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④研究南极大陆“白色荒漠”的植树经验,便于指导国内在荒漠植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6) 在南极的中国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