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能生动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剪纸体现了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    )

    A . 盐铁官营 B . 集体协作 C . 男耕女织 D . 牧业为主
  • 2. 促进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铁器、牛耕的使用 B .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 .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 . 农民积极性的提高
  • 3. 《诗经》:“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反映了(      )
    A .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 铁器牛耕推广 C . 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 .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4.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 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 . 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 . 为了纪念神农氏 D .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 5.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      )

    ①桔槔     ②辘轳     ③水排    ④翻车    ⑤筒车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 6. 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 )
    A . 周王室的衰弱 B . 井田制的破坏 C .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 诸侯的强大
  • 7. 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    )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土地关系的变化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 8. 下列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是( )

    ①井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君主私有土地       ⑤均田制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④⑤⑥ D . ②③④⑤
  • 9. 在封建社会初期,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
    A . 君主土地私有制 B . 贵族土地私有制 C .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 10. 下列对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 B . 是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 C . 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 D . 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
  • 11. 北魏至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 ( )
    A . 国有土地所有制 B . 君主土地所有制 C .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 12.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 .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 .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13. 下列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   (       )

    ①山东、山西两区是传统的农业区       

    ②龙门碣石以北属于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③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属于落后的经济区域   

    ④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还相对缓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4. 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
    A . 自然灾害 B . 战乱频繁 C . 逃避兵役徭役 D . 逃避债务
  • 15. 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    (      )
    A . 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 . 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 . 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 . 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 16. 表中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其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 .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17. 张某是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将遇到以下哪种情况(      )
    A . 空闲之余,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 . 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 . 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 18.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
    A . 唐中期后 B . 南宋时期 C . 明中叶后 D . 清朝前期
  • 19. 下列有关唐朝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B . 中唐以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 纸币的使用促进了唐朝商业的繁荣 D . 唐朝政府对市场交易实行严格的控制
  • 20.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 21. 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 (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元朝 D . 明朝
  • 22. (2018高二下·城固开学考) 宋朝刘子翚《忆樊楼》一诗中写到:“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从“夜深灯火上樊楼”一句中,可分析得出宋代汴京城商业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
    A . 夜市繁盛,突破了时间限制 B . 草市兴起 C . 管理严格 D . 坊市分开
  • 23. 明朝于1381年规定“商贾止(通只)衣娟、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种规定表明明朝实行过(      )
    A . 手工业官营政策 B . 休养生息政策 C . 海禁政策 D . 抑商政策
  • 24.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
    A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 . 自然经济解体 D . 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25. 对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描述正确是( )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6.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明代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 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 . 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C . 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D .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 27.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发展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 . 小农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 C .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 .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28.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商鞅变法规定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各王朝大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 重视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 D . 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对商业的垄断
  • 29.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 .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 .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其中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共40分)
  • 30. 材料一:“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材料二:“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经普遍。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制度?导致什么现象产生?
    2. (2) 材料二描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3. (3) 材料三反映了一种什么关系?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宋以来,商业发达,地区往来较多,交易数额越来越大,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公斤,买一匹布值两万铁钱,约重五百斤,要用车载。北宋初,四川专用铁钱,故纸币首创于四川绝非偶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北宋开国(960年)后,四川初由商人出具收据形式的储券,券上无交子字样,票面全额是临时填写的,分散发行,式样不统一,呈现出自由发行的特征。

        太宗初年,成都十六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在各地设立分铺。一律使用铜版印刷,呈现出联合特征。遇有富商经营不善,资金不足,不能兑现,引起争讼,由政府出面干涉。至仁宗(1023年),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官办交子的形制、版面图案精美,三色套印,在世界印刷史上、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刚《中国货币史纲要》

    材料三   历史的转折时刻出现在1492年……明廷下令“闭关锁国”,沿海人民从此不得与来华的番邦发生任何交通、贸易行为。第二年,明廷敕谕今后百姓的商货下海,即以“私通外国”治罪。

    铁桶阵(对外)和散沙术(对内)是明清国者的两大法宝……要把天下打成散沙,在经济上,最好的模式就是男耕女织……在14世纪的中国江南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孺老小都从事纺织,全家动手,机声不休,通宵达旦。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这个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1. (1)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与唐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经济有哪些变化?
    2. (2)  依据材料二,回答北宋货币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交子”发展的根本原因。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商业受阻的主要原因。
  • 32. 某校高二3班以“明清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以下是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的中国农业有很大进步。各种作物品种增加,仅稻米品种每个地区多有几十种。甘薯、玉米、烟草、花生等作物新品种由国外传入,广泛种植。植棉遍及南北。浙西蚕丝,广东蔗田,四川茶园,福建蓝草(染料),江南花生等,生产蔚为大观。农村经济商品化动向明显。

    手工业种类繁多,棉纺、丝纺、浆染、造纸、制瓷、铸铁、榨油、麻、糖等技术明显提高。江南城镇大量脱离农业的手工业者进入民营手工业中,民营手工业地位反超官营。工商业发展,带来城市兴旺。新兴城市遍布南北,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围绕着城市。这些市镇专业性很强,具有各自的特色产品生产。明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通货。

    明代,还出现了徽商、晋商、闽商、陕商、浙商等商帮,他们经营各类商品;资金能达百万两白银,这都为资本流通和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农业上表现出品种多、产量大:劳动力逐渐自由化,推动手工业和市场活跃;海外输入大量白银;国内白银的通货作用增强;城市集镇兴旺等都在为资本主义化的生产准备着条件。于是,生产行业内部的新气象——资本主义萌芽呼之欲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下卷和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明中叶后,广东地区的铁冶业,招引了福建上杭等县携资前来的企业主,他们雇佣外地及本地工人,租山掘矿,起炉煽铁取利。少则五六炉,多则一二十炉,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实体。

    ——摘编自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专制体制,封建剥削,传统农商政策,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海禁政策等。

    ——摘编自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下卷和李楠、张海鹏、康力行等学者文章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能产生的有利条件。
    2. (2)  依据材料二,说出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生产场景图。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3. (3) 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哪项是影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