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第七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物理第七次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9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结构如图,则(   )

    A . 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B . 用11eV的光子照射,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 . 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 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钾板(逸出功为2.25eV),钾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84eV
  • 2. (2021高一下·丽江期末) 2021年6月3日,风云四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若风云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 . 卫星的运行速度为 B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 . 地球的质量为 D .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3. 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 B .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 .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不变 D .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
  • 4. (2021高二上·常熟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雷雨天一避雷针周围电场的等势面分布情况,在等势面中有A、B、C三点其中A、B两点位置关于避雷针对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不计重力的正电荷在

    A . B两点的加速度相同 B . 某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B点的电势能 C . 某负电荷从C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 . 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 5. 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a、b,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运动轨迹如图.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粒子动能较大 B . b粒子速率较大 C .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较长 D . a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长
  • 6.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如图所示,两根等高、相互平行的水平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I1和I2 , I1>I2。a、b、c三点连线与两根导线等高并垂直,b点位于两根导线间的中点,a、c两点与b点距离相等,d点位于b点正下方。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则(   )

    A . 两根直导线相互排斥 B . d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 C . 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 D . c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
  • 7.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左侧接定值电阻,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以某一初速度沿导轨向右滑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金属杆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v、流过的电量q与时间t或位移x的关系图像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供电,如果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 . 电灯L亮度减小 B . 电流表示数增大 C . 电压表示数增大 D . 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
  • 9. 应用物理知识可以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现象。假设你用手掌平托一苹果,保持这样的姿势在竖直平面内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c到d过程中手掌对苹果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B . 从c到d再到a过程中,苹果重力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C . 从d到a再到b过程中,苹果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 . 从a到c、从b到d两个过程合外力对苹果的冲量相等
  • 10. CT扫描机器是医院常用的检测仪器。图(a)是某种CT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所示。图(b)中M、N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点。则(   )

    A . 增大MN的距离,电子进入磁场的速度一定增大 B . 增大M、N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点右移 C . 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 . 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点左移
三、实验题
  • 11. (2019高三上·承德月考) 某同学利用图(a)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 )。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直尺上读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硅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线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

    ②系统静止后,记录砝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

    ③逐次增加砝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④用n表示砝码的个数,l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图(b)中补齐数据点并做出 图像。

      l

      1

      2

      3

      4

      5

      10.48

      10.96

      11.45

      11.95

      12.40

    2. (2) 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用砝码质量m、重力加速度大小g及 图线的斜率 表示,表达式为 。若g取 ,则本实验中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2. 某同学在测量一只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图。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1. (1) 他借助多用电表检查小灯泡,先断开开关,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的“×1”挡,再进行调零;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①、②接线柱,多用电表的表盘恰好如图乙所示,说明小灯泡正常,此时的电阻为Ω。

    2. (2) 他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于某直流电压挡,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②、③接线柱;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动势,说明②、③接线柱间的导线出现了(选填“断路”或“短路”)。
    3. (3) 故障排除后,为了使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要在(选填“①、④”或“③、④”)接线柱间再连接一根导线,并在闭合开关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选填“左”或“右”)端。
四、解答题
  • 13.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将本方冰壶M以v0=4m/s的速度从本方前掷线A上发出向对方冰壶N撞去。冰壶M、N与双方营垒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双方营垒前掷线A、B之间距离L=10m,N与B距离L1=2m,N与本方营垒圆心距离L2=0.64m,营垒直径D=1.5m,每个冰壶质量均为10kg,冰壶与冰面动摩擦因数μ=0.05,M、N碰撞后M恰好运动到对方营垒圆心,假设碰撞都是一维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碰撞后冰壶N运动的距离,冰壶N是否被碰出了营垒?
    2. (2) 通过计算说明两冰壶的碰撞是否是弹性碰撞。
  • 14. 科学家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靠降落伞减速降落,于是设计了一种新型着陆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由船舱、间距为l的平行导轨、产生垂直船舱导轨平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的磁体和“∧”型刚性线框组成,“∧”型线框ab边可沿导轨滑动并接触良好。船舱、导轨和磁体固定在一起,总质量为m,整个装置竖直着陆到月球表面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 , 接触月球表面后线框速度立即变为零。经过减速,在导轨下方缓冲弹簧接触月球表面前船舱已可视为匀速。已知船舱电阻为3r,“∧”型线框的7条边的边长均为l,电阻均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ab边在磁场中,线框与月球表面绝缘,不计导轨电阻和摩擦阻力。

    1. (1) 求着陆装置接触到月球表面后瞬间线框ab边产生的电动势E和流过ab型线框的电流I0大小和方向;
    2. (2) 求船舱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v;
    3. (3) 如果再在磁场上方、两导轨之间连接一个质量不计电容为C的电容器,在着陆减速过程中还可以回收部分能量,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求船舱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v′和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 15. (2022·唐山模拟) 如图为某型号家用喷水壶的外形图和原理图,壶中气筒内壁的横截面积 , 活塞的最大行程为 , 正常喷水时壶内气体需达到压强Pa以上。壶内装水后,将压柄连接的活塞压到气筒的最底部,此时壶内气体体积为 , 压强为Pa,温度为27℃。已知大气压强Pa。

    1. (1) 将喷水壶放到室外,室外气温为9℃,求稳定后壶内气体的压强;
    2. (2) 在室外且温度保持不变,为了使喷水壶达到工作状态,至少需要通过压柄充气多少次?
五、填空题
  • 16. (2020高二下·七台河期中)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C回到原状态,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C的延长线经过原点O,该气体经历AB过程为变化(选填“等温”、“等容”或“等压”)该气体经历BC过程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经历CA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