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共20题;共20分)
阅卷人
得分
二、材料解析题(第 21 题 10 分,第 2 题 10 分,第 23 题 10 分,共 30 分) (共3题;共30分)
  • 21. (2022八下·东台月考)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国上下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回首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9 月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 月 1 日下午 2 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材料二 2019 年 9 月 30 日晚,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李克强总理说,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诗篇。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还原了……抗美援朝战争,该片分为《决策出兵》《首战告捷》《声威大震》等,首次全景式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从出兵朝鲜到凯旋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 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 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 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 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 仍不得温饱。

    1. (1) 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中,70 年前的哪一事件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3.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我国又有何影响?
    4. (4) 为了改变材料四反映的土地不合理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其推行对刚刚成立的人民政权起到什么作用?
    5. (5) 归纳上述材料共同体现的主题。
  • 22. (2022八下·东台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 1958 年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 年 8 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 9 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 (1) 材料一中的措施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举措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3. (3) 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给当时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分析这两场运动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4. (4) 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3. (2022八下·东台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一 1953 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话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材料二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 年某部法律文献

    1. (1) 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党和政府编制的发展规划叫什么?试举出其中的两项建设成就。
    2.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 (3) 写出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献的名称。该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当时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50分
题数:23
难度系数:0.62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第Ⅱ卷 主观题
二、材料解析题(第 21 题 10 分,第 2 题 10 分,第 23 题 10 分,共 30 分)
  • 21
  • 22
  • 23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欢迎加入出卷网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