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6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西城模拟) 化合物M是一种治疗脑卒中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存在顺反异构 B . 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C . 能与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 . 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mol
  • 2. (2024高三下·北京市模拟) 中国科学家经过光谱分析发现了一颗锂元素含量极高的恒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iOH的碱性弱于Be(OH)2 B . 在碱金属元素中,锂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C . 依据对角线规则,锂元素和镁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 D . 原子光谱的产生与电子跃迁有关,可利用原子光谱中的特征谱线来鉴定锂元素
  • 3. (2022·西城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均含有s-p B . 的VSEPR模型和空间结构均一致 C .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 . 酸性:
  • 4. (2024高三上·永年开学考) 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核酸检测就是检测新冠病毒的R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B . 核酸和蛋白质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 .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 D . 一定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可使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 5. (2022·西城模拟) 氮掺杂的碳材料可以有效催化燃料电池中的还原反应,其催化机理如图。

    途径一:A→B→C→F

    途径二:A→B→C→D→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途径一中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B . 途径一的电极反应是 C . 途径二,1mol 得到4mol  D . 氮掺杂的碳材料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 6. (2022·西城模拟) 室温下,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实验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N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 . 试管中剩余的无色气体是未溶解的NO2 C . 取试管中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是因为NO2与H2O反应生成了酸 D . 向试管中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 , 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 7. (2022·西城模拟) 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A . 和浓盐酸共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B . Na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C . 加热Fe和S的混合物生成黑色固体: D . 加热蓝色的溶液,溶液变绿: [Cu(H2O)4]2+(aq,蓝色) +4Cl-(aq)[CuCl4]2-(aq,黄色)+4H2O(l) 
  • 8. (2022·西城模拟) 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发生了反应的是(   )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加热1-溴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的混合物

    酸性溶液褪色

    B

    加热溶液和浓NaOH溶液的混合物

    溶液先变浑浊后澄清

    C

    加热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饱和溶液的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产生

    D

    将铁粉、碳粉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

    导管中倒吸一段水柱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西城模拟) 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氨水,再加入过量Mg粉,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杯口,试纸变蓝。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随着反应的进行,降低 B . 产生的气体是混合物 C . pH=9时,溶液中 D . 溶液的pH升高可能是Mg与反应的结果
  • 10. (2022·西城模拟) ORP传感器(如下图)测定物质的氧化性的原理:将Pt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Pt电极、Ag/AgCl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测得的电压越高,溶液的氧化性越强。向NaIO3溶液、FeCl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H2SO4溶液,测得前者的电压增大,后者的几乎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盐桥中的Cl-移向Ag/AgCl电极 B . Ag/AgCl电极反应是Ag-e-+Cl-=AgCl C . 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 D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至碱性,测得电压几乎不变
  • 11. (2022·西城模拟) 聚乳酸(PLA)是最具潜力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对其进行基团修饰可进行材料的改性,从而拓展PLA的应用范围。PLA和某改性的PLA的合成路线如图。

    注:Bn是苯甲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是缩聚反应 B . 反应②中,参与聚合的F和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m:n C . 改性的PLA中,m:n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 D . 在合成中Bn的作用是保护羟基,防止羟基参与聚合反应
  • 12. (2022·西城模拟) 向100mL  溶液中滴加 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强电解质 B . A→B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 . B→C,溶液中的减小 D . 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A<B<C
  • 13. (2022·西城模拟) 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 相关数据见下表。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0.2

    0.2

    0.1

    0.2

    0.2

    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C .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Ⅱ>Ⅰ D . 对于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2mol CO和0.2mol  , 平衡正向移动
  • 14. (2024高三下·北京市模拟) 某小组对FeCl3溶液与Cu粉混合后再加KSCN溶液的实验进行如下研究。

    ①向2mL 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2天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有白色不溶物生成。

    ②取①中浅蓝色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出现白色浑浊。振荡后白色浑浊物增多,红色褪去。经检验,白色不溶物是CuSCN。

    ③向2mL 0.1mol/LCu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浑浊。放置24小时后,出现白色不溶物。

    已知:CuCl和CuSCN均为白色不溶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产生白色不溶物的可能原因是Cu+Cu2++2Cl-=2CuCl↓ B . 由③可知②中白色浑浊不是Cu2+与SCN-直接反应生成的 C . 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Fe3+被完全消耗了 D . 实验表明:Ksp(CuSCN)<Ksp(CuCl)
二、非选择题
  • 15. (2022·西城模拟) Zn2+、三乙撑二胺和对苯二甲酸根离子可形成晶体M,其晶胞示意图如下。

     

    1. (1)  Zn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2. (2) C、O、N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 (3) 三乙撑二胺()与Zn2+能形成配位键的原因是
    4. (4) 在晶体M每个空腔中装入一个顺式偶氮苯分子后形成晶体M1 , 晶胞示意图如图。一定条件下随着偶氮苯顺反结构的变化,晶体骨架发生畸变,晶体在M1和M2两种结构之间相互转化,可以吸收和释放N2 , 被称为“会呼吸”的晶体。

      晶体

      装载分子

      晶胞中Zn2+个数

      晶胞体积/cm3

      M1

      顺式偶氮苯

      x

      M2

      反式偶氮苯

      4

      资料:ⅰ.

      ⅱ.M1和M2相互转化时,Zn2+的配体和配体数均不变

      ①N2的电子式是

      ②偶氮苯()中N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偶氮苯存在顺反异构的原因是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间存在(填“σ键”或“π键”)。

      ③x=

      ④晶胞密度小则晶体内部的空隙大。能让“会呼吸”的晶体吸收N2的条件是光照射。

  • 16. (2022·西城模拟)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某小组模拟氧化结合溶液吸收法同时脱除和NO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1. (1) 气体反应器中的主要反应原理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

      平衡常数(25℃)

      活化能/(kJ/mol)

      反应a:   

      24.6

      反应b:   

      3.17

      反应c:   

      58.17

      ①已知:    , 则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高于150℃,在相同时间内和NO的转化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

      ③其他条件不变,和NO初始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经检测装置1分析,在相同时间内,和NO的转化率随的浓度的变化如图。结合数据分析NO的转化率高于的原因

    2. (2) 其他条件不变,和NO初始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经检测装置2分析,在相同时间内,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和NO脱除率的影响如图。

      溶液显碱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的浓度很低时,的脱除率超过97%,原因是

      ③在吸收器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在吸收器中,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部分被转化为 , 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7. (2022·西城模拟) 普卡必利可用于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略去):

    已知:ⅰ.RNH2

    ⅱ.

    ⅲ.

    1. (1) 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氨基和
    2. (2) 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3. (3) E→F的反应类型是
    4. (4) D→E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I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I的结构简式是
    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J→K的反应过程需要控制不过量

      b.G与溶液作用显紫色

      c.普卡必利中含有酰胺基和氨基,能与盐酸反应

    7. (7) K→L加入的作用是
    8. (8) 以G和M为原料合成普卡必利时,在反应体系中检测到有机物Q,写出中间产物P、Q的结构简式:

  • 18. (2022·西城模拟) 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前体的一种流程如下:

    资料:i.磷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ii.可溶于水,微溶于水

    ii.

    iv.

    1. (1) 制备

      ①用溶液、溶液分步浸取磷灰石生成HF、 , 主要反应是

      ②增大酸浸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只写1条)。

      ③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仅用溶液酸浸,浸取的速率低于用分步浸取法,原因是

    2. (2) 制备

      混合并调节溶液的pH制备

      ①酸性条件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含磷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

      pH=1时,溶液中的 , 则。再加入晶体、溶液使溶液中的 ,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通过计算说明此时能否产生沉淀

      的纯度及颗粒大小会影响其性能,沉淀速率过快容易团聚。

      ⅰ.研究表明,沉淀时可加入含的溶液,的作用是

      ⅱ.其他条件不变时,工业上选择pH=2而不是更高的pH制备 , 可能的原因是(答出2点)。

  • 19. (2022·西城模拟) 探究溶液中与单质s的反应。

    资料:不溶于盐酸,盐酸中均发生沉淀的转化

    实验Ⅰ   将10mL  溶液与0.01g S粉混合,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a(pH≈1),沉淀除S、洗涤后得到黑色固体b。

    1. (1) 研究黑色固体b的组成

      ①根据S具有性,推测b中可能含有、Ag、

      ②检验黑色固体b的成分

      实验Ⅱ       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ⅰ.取少量滤液c,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判断黑色固体b中不含

      ⅱ.用滤液c继续实验证明了黑色固体b中不含 , 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酸性溶液             b.的混合溶液             c.溴水

      ⅲ.进一步实验证实了黑色固体b中不含Ag。根据沉淀e含有Ag、气体含有 , 写出同时生成Ag和的离子方程式:

    2. (2) 研究无色溶液a的组成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溶液a中可能存在 , 依据是

      实验Ⅲ     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①说明溶液a中不含的实验证据是

      ②加入足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3. (3) 在注射器中进行实验Ⅳ,探究溶液与S的反应,所得产物与实验Ⅰ相同。

      ①向注射器中加入的物质是

      ②改用溶液的目的是

    4. (4) 用溶液与S进行实验Ⅴ,发现二者不反应。综合以上实验,写出溶液中与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简要说明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