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美、日等国相继在中国兴建纱厂,中国的近代棉纺织业也在这个时候兴起。纺织工业的发展对原棉的大量需求,大大刺激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然而原先种植的棉花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每年还需进口大量陆地棉。陆地棉又称美棉或洋棉,原产于墨西哥南部的高地,近代在美国种植较多。中国大量引种陆地棉的最早官方记录是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机器织布厂及纺纱厂,为解决机器纺织所需要的棉花原料,开始引进陆地棉。此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及一些棉纺企业等,不断地从美国大量引入陆地棉种子。陆地棉纤维细长、产量高,适宜机器纺织。现在,陆地棉是中国最主要的栽培品种,为中国现代植棉业和棉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喻树迅 《中国棉花产业百年发展历程》
材料二 棉花是19世纪最重要的商品。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商品激发出如此多的技术创新、组织改进或社会变化,或同样多的相伴随的国内及国际冲突。通过创办工厂作为生产纺织品的最有效途径,棉花加工商们彻底改变了人类工作的方式。通过网罗更多的人手以充实他们工厂的雇员队伍,激发了一场全球前所未有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因为需求更多的棉花以满足他们的工厂,工厂主们鼓励种植园主极大地扩展棉田,而要耕作所有这些棉田就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推动了上百万奴隶的迁徙。通过更高效率地生产更多的棉纺织品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棉制品经销商们摧毁了各地土生土长的纺织品生产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还决定性地将工业的中心从亚洲移向了西欧和美国。而且这些资本家在寻找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过程中,把全球的不同地区编织在一起。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一部全球史》
材料:16-18世纪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对比简表
类别 |
中国 |
西欧 |
思想主张 |
“人人皆可以为圣”“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 |
“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 |
文艺作品特征 |
历史题材、市井风俗、独抒性灵、赋到沧桑 |
古典主义、抨击贵族和教会、带有启蒙色彩的文学和艺术 |
文学、艺术代表作 |
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西游记》等。 绘画:(明)徐渭《牡丹蕉石图》、朱郄《荷花水乌图》、(清)郑板桥《墨兰图》等。 |
小说: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卢梭《爱弥儿》 绘画:大卫《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进行中西对比,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材料:1954年4月,中、苏、朝、越四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日内瓦会议的预备会,各国代表通报对日内瓦会议的设想,并就参会的方针、政策和谈判方案等问题进行磋商。周恩来表达希望苏联和中国磋商协同行动的原则。经多次协商,中、苏、朝三国就朝鲜国家重新统一的纲领达成共识。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后,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代表与中、苏、朝三国代表开始陷入严重的对立,随后几天的讨论,很难形成协商解决问题的氛围。在谈判面临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建议设立一个由中立国家组成的中立机构,对负责实行全朝鲜选举的朝鲜机构给予协助,法国代表认为该建议使“谈判前进了一步”,但遭到南朝鲜的强烈反对。日内瓦会议最终未能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方面达成任何协议。周恩来指出:“在朝鲜问题上,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在一个问题上是有收获的,即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苏联、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在寻求用协商方式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证明我们对朝鲜的和平统一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摘编自宋晓芹《停战后中国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努力》
材料:王应麟(1223年一1296年),字伯厚,南宋末年著名经史学者。南宋灭亡后,王应麟通过撰述史书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和忧虑。他反对用“佞臣”“贰臣”执笔修史,强调写史当效《春秋》笔法,申《春秋》大义,辨正闰、明顺逆、诛篡弑,以达到“明天理,正人伦”的目的。其晚年所著《困学纪闻》采用笔记的形式,分类编排,对经史百家、历代名物制度进行梳理、考证、鉴定与评述。书中特立“地理”一目,对历代疆域的变迁以及政区的废置、沿革进行考释;又专设汉河渠考、历代田制考、历代漕运考等,以“简而义精”、“婉而直”的言辞进行注释,以达到“为兴替成败之鉴”的目的。《困学纪闻》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对史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为“清代考据学先导”。
——摘编自吴漫 《王应麟〈困学纪闻〉的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