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65 类型:中考模拟
一、 积累运用(25分)
  • 1. (2022·广东模拟) 默写古诗文。
    1. (1)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2) ,非志无以成学。,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3.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4. (4) ,客行悲故乡。,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 (5) ,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 (6) 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 (2022·广东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在山麓、ɡōu 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2. (2)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zhàn qiáo上去散步。
    3. (3)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4. (4) diāo liánɡ huà dònɡ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 3. (2022·广东模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活中总有被人嘲笑、被人诽谤的时候,不要让其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而要让它成为你勇敢前行的动力。 B .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以一种坦诚的姿态,迎接人生路上的每一个挑战,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C . 在这次“缅怀先烈”的主题班会上,李老师的一番高谈阔论 , 让我听后深有感触,立志向革命先烈学习。 D .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让人们不禁感叹: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 4. (2022·广东模拟) 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修改:将“水平”改为“能力”。) B .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修改:将“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C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修改:将“增强”改为“增加”。) D . 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修改:将“形象”改为“环境品质”。)
  • 5. (2022·广东模拟) 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诗歌,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 6. (2022·广东模拟) 下列古诗与右图诗歌属于同一作者的是(     )
    A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 . 《黄鹤楼》 C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阅读(42分)
  • 7.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乙】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 , 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垮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节选自《檀园集》卷八)

    【注释】①匌匒(ɡé dá):重叠的样子。②菰(ɡū)蒲:水生植物。③信宿:连宿两夜。④垮蹇(jiǎn):骑着蹇驴或驽马。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雾凇沆砀  

      上下白   

      余强饮三大而别 

      下船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 (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十余里 / 潭中鱼百许头 B . 一望渺/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 . 而乐之 / 三臣于草庐之中 D . 不能去 / 思而不学则
    4.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B . 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C . 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D . 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5. (5) 甲乙两文都记叙了作者观赏风景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两文所表现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 8.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各 题。

    【材料一】

    冬奥火炬“飞扬”的外壳选用分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再加上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呈现出“轻”“固”“美”的特点。

    碳纤维,是应火箭、宇航及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的需要而出现的,有着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密度小,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钢类金属件相比,减重效果可达到60%~80%,比许多金属材料还要轻,会大大减轻火炬手在传递火炬过程中的压力,减少意外的发生;碳纤维强度高,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零,甚至可为负值,这意味着火炬更加耐热,能够承受住火焰的炙烤而不变形,可以抵御紫外线的伤害,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碳纤维材质还具有耐磨、耐冲击等优势。

    “飞扬”采用中国航天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原料为主,燃烧材料首度采用氢气,清洁环保,且可以循环使用。以氢气为燃料,可以实现零碳排放,这秉承了火炬设计中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更好地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在了一起。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1期,有删改)

    【材料二】

    旋转上升,划出一道优美曲线,有如丝带飘舞,最后化为顶端的熊熊火焰。“飞扬”内火炬造型十分飘逸优美,却给制造厂商带来不小的挑战。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这是世界首创。在生产车间,由石油产品加工而成的这些黑色丝束,每一束都包含着12000根碳纤维丝。接下来,利用三维立体编织机,便能像织毛衣一般,将一丝一线,织成火炬的外衣。这次火炬的形状非常特殊,它是一个多曲面的空间体,要把它优美的曲线呈现出来;就要用到三维编织工艺,因为传统的工艺很难呈现出火炬的复杂多面,它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织出的外衣仅仅是火炬柔软的“骨架”,再向里面注入特殊树脂,固化成型后才能成为坚实的外壳

    接下来的工序是打磨、喷漆,然后利用激光雕刻,刻出火炬身上1268个装饰图案。目前单支火炬的镭雕时间大概是30分钟,它最下面的祥云是凸起的,但是渐变完之后的雪花是凹下去的。所以,从凸到凹,还要在整个复杂的渐变过程上实现一次镭雕。

    为保证火炬外观一致,需要自动机器人为其喷涂上色,再经人工贴上0.8毫米的冬奥会会徽,火炬外壳才初具雏形。

    (选自《黑科技满满!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这样制成的》,有删改)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整体形象景观的核心理念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火炬设计也遵从了这一理念。与2008年的火炬相比。这次的火炬既是传承,又是创新。创新的力量,就源于崇尚“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

    ——“飞扬”整体造型源于叶子,自然界的流线力量充满生机;

    ——氢取自水,燃烧后又会变成水,暗合中国传统虚实相生概念;

    ——火炬的拆装就像中国传统的孔明锁,需要特定角度方能开合。

    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自下而上从寓示吉祥的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祥云传达吉祥的寓意,是北京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冬奥会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

    北京冬奥会火炬为红色与银色,寓意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红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代表着永恒的火种,光明向上,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力量。

    (选自《北京冬奥火炬“飞扬”亮相,两大化工“黑科技”环环相扣》,有删改)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碳纤维材质使得“飞扬”的外壳分量轻、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碳纤维还具有耐磨、耐冲击等优势。 B . 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原料为主,可以实现零碳排放,这秉承了火炬设计中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C . “飞扬”的形状是一个多曲面的空间体,火炬生产时运用三维编织工艺织就了其具有优美曲线的外衣。 D . “飞扬”火炬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祥云是2008年奥运会的延续,雪花则是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
    2. (2) 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冬奥火炬“飞扬”的?请简要概括。
  • 9.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闲;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④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⑨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 (1) 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2. (2) 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①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3. (3) 文章第⑥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4. (4)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5. (5)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 第③段画曲线的句子,用夸张的修辞写母亲喜欢追着太阳烤的舒适,体现母亲的生活并不孤独、单调,而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B . 第④段画曲线的句子,描述了太阳移动的过程,突出了时间慢慢流逝的过程,表现了母亲一个人长时间守候在窗前的寂寞。 C . 第⑤段加点词“还”和“已经”这两副词,很富有表现力,它们简洁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盼望儿女归家的急切心情。 D . 本文以“窗前的母亲”为线索,将母亲的形象定格于“窗前”,切入点虽小但笔墨过于集中,内蕴不丰富,不能很好地突出母亲的形象,构思不巧妙。 E .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时刻牵挂子女,又不愿为子女添麻烦;年纪虽大,却很勤快,喜欢怀旧,视力、听力都特别好的老人。所以“我们”再晚回家,她总能及时替“我们”打开门。
三、 作文(50 分 )
  • 10. (2022·广东模拟)   2021年度网络用语鲜活灵动,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点滴、心曲衷肠:奋斗者们的热血拼搏,普通民众的真情流露,让人瞬间“破防”。

    请以“破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记述让你感动的瞬间。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 分)
  • 11.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 各 题。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接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萁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④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⑤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1. (1) 关于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B . 小说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 小说语言“京味儿”很浓。 D . 小说人物众多,如车主刘四、曹先生、小福子、保姆长妈妈等。
    2. (2) 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

      整整的三年,他足了一百块钱!(对加着重号词语进行赏析。)

      ②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3. (3) 从选文第④段来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4. (4) 下表列出了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请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